据新华社贵阳电(记者 向定杰) 今年端午,为迎接小长假出游的旅客,贵州多个古镇推出了赛龙舟、“抢鸭子”“独竹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
除了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近年来贵州正努力挖掘古镇文化,探索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渡船从河面缓缓划过,泛起阵阵涟漪。沿河两岸,带着各种口音的游客,有的驻足赏景,有的拍照留念,无不沉醉在美妙的风光之中。
镇远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杨云告诉记者,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保存着众多的文物古迹,于1986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记者看到,四周皆山的镇远古城,河水从中间以“S”形流过,站在高处远观就像一张太极图。山崖之上,还紧贴着以青龙洞为代表的古建筑群。
“每条路、每块砖都称得上文物。”镇远县文物管理局副局长邰邦华打趣地说,经统计,目前古城内全国、省、县三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近百处,以商贾文化为例,就有“两湖”“江西”“四川”等八大会馆,还有万寿宫、东岳庙等戏楼十二座。
“没有保护,就没有今后发展的基础。”邰邦华说,近年来,当地旅游发展给古城注入了活力,去年游客人次已经超过一千万。多处文物也得到不同程度的修缮和保护,例如青龙洞古建筑群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了文物修缮、白蚁防治、消防安防及古驿道加固等工程。
此外,镇远古城还全面禁止古建筑拆建,最大程度保持古城风貌,并通过政府补助,鼓励原住居民从核心区外迁,将原有房屋改造成精品客栈,提高接待容量。
在贵州,紧紧围绕文化与旅游融合做文章的,还有贵阳市首个国家5A级景区——青岩古镇。进入夏季,这里游客接待量不断增加,高峰时平均每天都在万人以上。
青岩古镇景区管理公司市场营销部主管刘家益介绍,因明朝屯兵而建镇的青岩,迄今600余年,完整保留了当年“三牌五阁八庙”的传统建筑格局。
“在创建5A的过程中,除了改造基础配套,我们也希望用文化内涵提升品位。”刘家益说,随着多种旅游业态的完善,古镇的对外知名度、整体吸引力不断提升。
为破解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矛盾,也给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青岩古镇还对景区内260多家商户进行统一规范管理,成立文化产业促进会、餐饮协会、银饰协会、住宿行业协会,引导商户们传承和弘扬古镇文化。
据粗略统计,近年来,青岩古镇游客流量维持在700万人次以上,综合旅游收入接近百亿元。“古镇的经营业态丰富,80%的本地居民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旅游相关产业经营活动中,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刘家益说。
(《贵州古镇在文化保护中享受“旅游红利”》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