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在开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景成小区,蒋刚都会早早起床,帮父亲打理好粮油食品便利店,以便开门迎业;杨超花做好早饭后,送两个孩子上学;54岁的吴春元则会按时到小区里的鞋厂上班……这是开阳县几家易地扶贫搬迁户一天的开始,也是他们搬迁后新生活的开始。
搬迁只是手段,扶贫才是目的。开阳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配套服务建设等后续帮扶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着力解决好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迁入新居笑开颜
6月11日,家住冯三镇毛栗村东坝村民组的王清中天不亮就开始忙活。他和妻子先是把家里还能用的老物件打包装车,再到县城买好新沙发和床,乐滋滋地搬进了景成小区三期七栋二单元102室。
这里是王清中的新家,三室一厅,面积有100多平方米,装修风格简洁清爽。“以前,想也不敢想能住上这样的新房子。”他感慨地说。
多年前,家境清贫的王清中一家被列为贫困户,但夫妻二人人穷志不短,在老家宅吉乡学习种植烤烟,最多的时候,一年能种十几亩。就在烤烟丰收时,妻子犹荣慧突发疾病,脊椎和腰椎都做了手术,甚至还因此瘫痪了两年,这让近在眼前的脱贫梦又重新变得遥不可及。
易地扶贫搬迁让王清中一家又找到了生活的希望。今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王清中一家搬到了景成小区,生活有了新变化。“搬来后,我在县城找了份运输的活路,一个月赚三四千块。老婆的身体也在康复中。家里除了一个娃是大学生,还有两个娃今年都参加了高考,不出几年,生活就能宽裕不少。”王清中说。
在开阳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变现状的贫困户不在少数。据开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义清介绍,“十三五”期间,开阳县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为1200户5023人,第一批314户1301人早已搬迁完毕,第二批886户3722人也将在近期全部完成搬迁,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稳定就业促增收
从今年二月开始,54岁的吴春元正式从农民变身工人,在贵州开阳金宏利鞋业有限公司上起了班。“二月接受培训,三月开始上岗,平时主要负责鞋舍这道工序。前三个月,政府和企业联合给我每月保底工资1500元,后期多劳多得。”吴春元对于目前的工作还算满意。
据贵州开阳金宏利鞋业有限公司经理刘宏介绍,鞋厂主要加工制作皮鞋和运动鞋,用于外贸出口。目前,厂房有140多台加工设备,正常用工约300人,一年可产鞋20万双。
“公司现在有工人4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为贫困户。”刘宏说,由于用工存在很大缺口,公司将继续扩大招工规模,帮助搬迁贫困户就近就业。
稳定就业是搬迁群众生计保障的根本。为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开阳县专门引进贵州穿靓服饰有限公司和金宏利鞋业有限公司两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安置点建设就业扶贫车间,重点促进留守劳动力居家就业。与此同时,开阳县在安置点规划建设的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经开工,预计九月完工,预期可为搬迁群众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
据开阳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搬迁群众就业能力,开阳县还依托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采取上门走访、入户调查、电话咨询等方式,深入开展摸底调查,建立搬迁户劳动就业创业信息台账,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同时,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总体目标,结合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培训需求、产业发展实际和就业市场前景,开展个性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搬迁群众自身“造血”功能。今年以来,开阳县共开展个性化技能培训1255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133人,就业率达90.28%。
配套服务有保障
每天早上,景成小区六栋二单元的杨超花会首先送老大去县城的顶方中心小学读书,回来后再送三岁的老二去小区里的蒋家寨幼儿园。“今年三月,蒋家寨幼儿园就投用了,提供早餐、午餐、茶点,每个月交280块,加上国家每年补贴的500块,教育成本并不高。”杨超花说。
据幼儿园负责人张琴介绍,目前,幼儿园有61名学生,其中32人来自易地扶贫搬迁户。“等易地扶贫搬迁全部完成后,幼儿园可开设六个班,容纳学生180人。这样的规模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幼儿的上学问题。”张琴说。
位于幼儿园旁的小学今年九月也将正式投用,计划开设24个班,容纳学生1080人。“到时候,老大就可以从顶方中心小学转过来,上下学就更方便了。”杨超花这样计划着。
公共服务是保障搬迁群众全面发展的基本社会条件。公共服务跟不上,搬迁群众就安不下心来。搬迁之初,开阳县几经考察,最终选择依托县城集中安置搬迁对象,投资超亿元修通安置点与县城连接的致富大道,并通了公交车;设置卫生室,升级建设一千多平方米的卫生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建设休闲公园和文化广场,为群众提供日常休闲健身场所;建警务室,实现天网工程全覆盖,提升群众安全感;修建一万四千多平方米的停车场等。
前不久,开阳县还专门制定出台“共筑行动”方案,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融合发展。根据方案,开阳县一名县直部门党员干部、一名乡(镇)党员干部和一名在职教师要共同包保一户搬迁群众开展“5+N”活动,即帮扶人要与搬迁户一起去一次学校、到一次医院、逛一次菜场、进一次银行、乘一次公交车,并引导搬迁户正确使用“水、电、气、网”等生活设施,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