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扎根城市“门槛”再降低!发改委定调:以后租房一族也能落户

0
分享至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赵云

上周刚刚参加完集体相亲活动的青年小吴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慨:“能力、颜值现在都成了浮云,只要有了户口,似乎就已经站在了相亲‘鄙视链’的顶端。”

小吴的感慨也许不一定具有那么普遍的代表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对许多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来说,户口对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不过近年来,除了北京等极少数特大型城市以外,国家连续颁布的多项政策,正推动未来落户城市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6月17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6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将着力抓好重点人群落户,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确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应落尽落、便捷落户。”

重点人群落户门槛再降低

在17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孟玮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从国际比较看,2017年,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城镇化率为65.45%,高收入国家平均城镇化率为81.53%,同期我国城镇化率为58.5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但与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低了近7个百分点,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大,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围绕新型城镇化迈向高质量发展,孟玮介绍,首先将着力抓好重点人群落户,打通在城镇稳定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群体的落户通道,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确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应落尽落、便捷落户。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陈秋霖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这意味着落户门槛进一步降低和完善。“除了过去的集体户口以外,公共户口有望成为接纳新落户群体的又一创新形式。”

陈秋霖认为,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一方面有助于把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留在城市,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从整个人口结构的变化来看,有些城市劳动力、人才是不足的,老龄化迅速发展导致年轻劳动力、人才的缺乏,所以,放宽落户条件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曾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指出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户籍制度改革和落户门槛降低,让哪一类人群更容易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呢?

对此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受益最大的群体应该是目前在城市务工的人员。我国有2.8亿农民工,由于他们原有的户籍是农村户,而户籍又和一系列的公共服务捆绑在一起,这就意味着他们难以享受到一部分公共服务。“政策提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对这类群体而言意义十分重大,而且随着政策落实和推进,未来可能农民工这个概念都有可能会成为历史。”

陈秋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目前来看,政策带来的红利对大学生和城市务工人员的匹配度更加高一些。“中大型城市对这类群体的需求度更高。而高端人才,更有可能会流向特大城市。”

99%城市有望放开放宽落户限制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为配合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近年来,国家在落户政策上频繁加码。

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同年还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等为前置条件,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

2018年,国家发改委印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提出“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其中Ⅱ型大城市不得实行积分落户;Ⅰ型大城市中实行积分落户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权重,鼓励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

2019年2月2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正式公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在这份文件中,出现了“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即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的字样。

目前,我国仅有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大关。因此,这一部分内容的提出,被全社会普遍认为是我国户籍制度将出现根本改革的标志,意味着国内99%以上的城市将放开放宽落户限制。

而今年4月发布的《重点任务》也指出,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到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尤其是提到就业满5年等情况的落户政策,具有较好的导向和意义。“我们认为,政策最核心的要点在于,未来只要不辞职,就有机会在大城市落户,这将是一个导向。”

陈秋霖告诉记者,我国的落户政策是分级对应的,也就是说,北京、上海这类特大城市当前不太可能会直接纳入政策放宽的范围,但政策导向对特大城市还是具有一定参照意义的。

多地落户实现“零门槛”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亿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城镇化率与部分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但从政策执行力度来看,全国多地在外来人口落户方面已经基本实现了“零门槛”。

以杭州为例,从今年4月起,只要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

再比如河北省石家庄市,从今年3月起,彻底放开落户门槛,全国公民仅凭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而且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真正实现“零门槛”。

而广州市从今年1月份以后,也全面放宽引进人才入户的年龄限制,学士、硕士和博士分别从35、40、45周岁调整到40、45、50周岁。

直辖市重庆则将落户政策划定为三个“关键”:第一个关键是专科或取得初级以上技工即可落户;二是不设年限,直系亲属可以挂靠落户;三是不设区域限制,可自愿选择落户地点。

中国户籍制度研究领域专家王太元表示,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在于地方的态度。地方政府考虑到农民工市民化后,公共服务也要均等化,但公共服务的提供是需要地方财政拿出资金支持的,所以一些地方可能缺乏让流动人口成为城市市民的动力。

不过王太元认为,需要用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待外来人口。“人来了,能为这个城市创造收益,地方财政的收入其实也有很大一块是这些(外来的)人员创造的,不给他们户口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是需要一口气就拿出全部的资金(而是分期分批投入的)。”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传福:特斯拉打价格战,害惨整个汽车行业,比亚迪新款亏大发了?

王传福:特斯拉打价格战,害惨整个汽车行业,比亚迪新款亏大发了?

心墙小评
2023-03-27 14:49:03
我试了一次女性专用的爱爱娃娃,从此之后,每晚不停的揉捏自己

我试了一次女性专用的爱爱娃娃,从此之后,每晚不停的揉捏自己

小白柚
2023-03-24 19:00:03
从火车司机到中央委员,他曾任福建省委书记,1985年被开除党籍

从火车司机到中央委员,他曾任福建省委书记,1985年被开除党籍

小玖学姐说历史
2023-03-29 23:16:28
专访朱锋:当下中美关系已发生质变 “春寒料峭”恐将持续一阵

专访朱锋:当下中美关系已发生质变 “春寒料峭”恐将持续一阵

直新闻
2023-03-28 20:48:19
秦奋:这一身搭配要700多万!耳钉最贵要600万,一身的大牌

秦奋:这一身搭配要700多万!耳钉最贵要600万,一身的大牌

红脸娱乐
2023-03-28 22:28:53
河北又又又又地震了

河北又又又又地震了

刘新谈社会
2023-03-29 21:17:56
ChatGPT:如果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三个月不买房,房价会下降吗?

ChatGPT:如果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三个月不买房,房价会下降吗?

ChatGPT问答库
2023-03-28 12:58:45
港星欧阳震华大胆发声!质疑内地开日本人学校,却不让中国人进去?

港星欧阳震华大胆发声!质疑内地开日本人学校,却不让中国人进去?

奥燃小鑫
2023-03-29 10:37:35
爸妈,煮饺子真的不用中途加凉水了!

爸妈,煮饺子真的不用中途加凉水了!

果壳
2023-03-29 20:15:18
英国终于把事闹大了,普京正告仅24小时,全球警报拉响

英国终于把事闹大了,普京正告仅24小时,全球警报拉响

海峡军武
2023-03-28 15:34:24
马云回来,远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马云回来,远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河东知事
2023-03-29 17:40:02
放任自流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最后谁来买单

放任自流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最后谁来买单

萝妹看社会
2023-03-29 23:46:21
身体出现4大异常,或说明心肌缺血了,若不当回事当心病情加重!

身体出现4大异常,或说明心肌缺血了,若不当回事当心病情加重!

健康周谈
2023-03-28 15:18:04
马卡报:皇马切断与巴黎圣日耳曼的所有联系,没有关于姆巴佩

马卡报:皇马切断与巴黎圣日耳曼的所有联系,没有关于姆巴佩

元爸体育
2023-03-29 23:24:29
朱民:美联储没有空间没有理由近期再加息,本轮加息应该要结束了

朱民:美联储没有空间没有理由近期再加息,本轮加息应该要结束了

澎湃新闻
2023-03-29 19:00:10
没有戴佩妮范晓萱《乘风破浪的姐姐2023》阵容最终名单,看点满满

没有戴佩妮范晓萱《乘风破浪的姐姐2023》阵容最终名单,看点满满

少女说娱乐
2023-03-29 15:28:47
离开曼联2年的索尔斯克亚现流离失所?

离开曼联2年的索尔斯克亚现流离失所?

说聊斋唐海铭
2023-03-29 16:04:58
人类新极限!美国天才自曝已掌控五周跳,国际滑联将直接傻眼

人类新极限!美国天才自曝已掌控五周跳,国际滑联将直接傻眼

黑色柳丁
2023-03-29 20:06:21
对话38岁硕士外卖员:受关注后有人劝我抓住流量,有人劝我别“卖惨”

对话38岁硕士外卖员:受关注后有人劝我抓住流量,有人劝我别“卖惨”

澎湃新闻
2023-03-29 19:42:09
赵今麦长大了,越来越大胆了

赵今麦长大了,越来越大胆了

阿木育儿
2023-03-30 03:10:00
2023-03-30 09:04:49

头条要闻

豫章书院案将重审 学生偶遇吴军豹:他躲起来 瘦了很多

头条要闻

豫章书院案将重审 学生偶遇吴军豹:他躲起来 瘦了很多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足坛第一位"梅西接班人",32岁退役了

娱乐要闻

给魏大勋名分!秦岚官宣恋情称慢慢来

科技要闻

苹果WWDC23全球开发者大会官宣:6月6日开幕

汽车要闻

今春穿搭添新风尚 不来台红旗H6配你的OOTD吗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房产
艺术
游戏

亲子要闻

过分!女童就餐区就地大便,爸妈别再以“孩子还小”当借口了

手机要闻

小米13 Ultra下周预热,上半年最强拍照手机要来了?

房产要闻

海淀红盘「中海富华里·汇园」加推房源

艺术要闻

从华盛顿到阿姆斯特丹:跨越30年的两场维米尔大展

Peyz战胜T1晋级决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