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过半省份经济年报出炉,区域格局正在洗牌

0
分享至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被视为决定未来中国区域发展命运的重要定调。

不可否认,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已是大势所趋。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为代表的核心城市群,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心和动力源(600405,股吧)。

近日,各地陆续公布过去一年的经济成绩单。截至3月17日,已有19个省份公布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其中,三大经济引擎所涉8个省份已悉数“交卷”。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2019年各省份GDP和人口数据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作为全国经济“领头羊”,2019年,三大区域地位仍然稳固:8个省份以占全国不到8%的国土面积,承载32.5%的人口,实现45.2%的地区生产总值。不过,三大区域的具体表现,开始走向分化。

长三角增速抢眼

2019年,8个省份创造的GDP已接近全国“半壁江山”。其中,长三角三省一市GDP占到全国1/4以上;京津冀三地之和占比8.5%,甚至不及广东以一省之力所占比例10.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

实际上,近10年来,京津冀与广东占全国经济比重一直不相伯仲。两个区域均稳定在10%上下,2012年,两者还一度追平,占到当年全国GDP的10.6%。

不过,此后京津冀占全国GDP比重一路下行。到2019年,两个区域占比差距已拉大至2.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

从2019年GDP增速来看,长三角表现最为突出。

三省一市中,仅上海比全国6.1%的平均增速低0.1%,江苏与全国持平,浙江比全国高出0.7%,安徽追赶势头则格外强劲,以7.5%的亮眼成绩跑赢全国1.4个百分点,在19个省份中位居前列。

GDP刚刚跨过“10万亿”门槛的广东,GDP增速跑赢全国0.1个百分点,居19个省份中游。

相比之下,京津冀表现较为逊色。表现最好的河北超出全国0.7个百分点,北京增速与全国持平,天津则以4.8%的增速在19个省份中垫底。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除经济体量外,人口也是区域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常住人口增长178.04万人,与广东一省增量(175万人)大致相当。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

从增速来看,作为“抢人”大户,广东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人口第一大省,2019年常住人口增速达到1.5%。苏浙沪皖常住人口增速也逐步走高,2019年达到0.8%。

对比之下,京津冀常住人口增速近年一路下行。

自2014年起,北京开启 “疏散非首都功能”行动。2019年,北京常住人口减少0.6万人。与此同时,天津和河北人口吸引力明显不足。整体来看,2019年京津冀常住人口增长37.4万人,这一数字仅为长三角、广东增量约2成。

按照2019年北京2.63‰、天津1.43‰、河北4.71‰的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京津冀2019年自然增长人口约为43.5万人,超过常住人口增量6.1万人。也就是说,不仅是北京,京津冀人口整体都在流出。

津冀遭遇“挤水”

不难看出,无论经济发展还是人口增长,京津冀较长三角、珠三角都差了一截。将时间线拉长,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2011年,苏浙沪皖经济容量突破10万亿元。以GDP绝对值计算,当年三省一市GDP名义增速超30%。次年,长三角整体增长势头虽降温明显,但此后其增速基本保持在一个区间范围内波动。广东的情况也与此类似。

而从2011年开始,京津冀GDP增长曲线一路向下,2019年甚至已突破零点。最近7年,与其他两个区域相比,该区域GDP名义增速一直垫底。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局

从京津冀内部来看,北京近年经济增速基本稳定,GDP逐年攀升,最新数据已突破3.5万亿元。但天津和河北经济增速下降势头则日渐明显。

2011年,两地GDP名义增速均在20%以上;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当年天津和河北GDP增速分别为16.4%和11.3%,均“在全国保持前列”。2019年,两地GDP绝对值甚至低于2018年。

此前,天津已连续两年在全国31个省份中GDP增速垫底。而河北GDP曾一直高于北京,2011年至2014年两地GDP差距一度达到8000亿元左右。不过, 2019年,北京GDP已反超河北266.8亿元。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天津和河北GDP大幅“跳水”,与经济“挤水”不无关系。

第四次经济普查后,全国在2019年底开始实行GDP统一核算,并对各地2018年数据进行修订。其中,长三角三省一市GDP均被大幅上调,安徽更以4004亿元修订增量排名全国第一;广东则被上调2667亿元,排在第6位。

但在京津冀,除北京GDP上调2786.02亿元外,河北和天津均遭“挤水”重创。其中,河北下调3516亿元,天津下调5447亿元。在全国31个省份中,天津下调额度仅次于山东,下调幅度高达约30%。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这已不是天津第一次遭遇“挤水”。

2016年,天津滨海新区GDP一度大幅领先上海浦东新区,成为“全国首个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国家级新区”。2018年,天津为滨海新区“挤水”3348亿元,将2016年GDP调整为6654亿,缩水幅度达三分之一。

追求经济密度

某种程度上, 京津冀的发展也是整个北方的缩影。

在2018年GDP修订中,全国共有14个省份经济总量缩水,除广西和湖南微调外,其他被“挤水”的基本都是北方省份。

整个北方经济占全国比重,也从2012年最高点(45.8%),回落到2018年38.5%。对此,去年底的《求是》文章指出:

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初步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一些北方省份增长放缓,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数字的增长让人痴迷。“过去大家对于GDP的增速、总量极为看重,甚至是唯一指标,因此忽略了经济发展的真正含义。”

国家发改委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冯奎认为,进入追求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何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愈发受到重视,“在比较大的基数之上,通过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给当地带来更大的收益,实实在在地提高生活水平。”

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落于人后,这也是北方近年表现黯淡的直接原因。而位于南方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则成为发力科技创新、经济密度不断提升的典型。

所谓“经济密度”,大致相当于“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经济产出”,近年已成为各地关注重点。

此前,上海提出,提高“经济密度”,意味着“以更低的能源、土地等资源消耗,支撑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经济发展”,最终的结果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同样是一线城市,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一直是深圳发展掣肘。2017年,时任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也曾谈到,尊重创新和市场让深圳种上了“高产田”,用更少的资源实现了更大的经济增长。

以此衡量,2019年,长三角每平方公里产出7126.69万元GDP,遥遥领先;广东以近6000万元紧随其后;京津冀经济密度则仅为3894.11万元/平方公里,约为长三角一半左右。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未来的经济版图上,如何提升“经济密度”,或将成为各区域能否争得“立足之地”的关键。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全球新型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何印度死不承认战斗机被击毁?

为何印度死不承认战斗机被击毁?

林子说事
2025-05-09 17:14:08
进击的纯血鸿蒙:首次布局电脑能否打破Windows“高墙”

进击的纯血鸿蒙:首次布局电脑能否打破Windows“高墙”

贝壳财经
2025-05-09 10:18:13
转型,35岁老将蔡慧康担任上海市U15代表队助教

转型,35岁老将蔡慧康担任上海市U15代表队助教

懂球帝
2025-05-09 15:33:06
不要总想着打工,这3个小本生意不用看人脸色,一天挣500,时间还自由

不要总想着打工,这3个小本生意不用看人脸色,一天挣500,时间还自由

李舟
2025-05-08 18:32:32
红场阅兵这下子不再担心,因为我们给了莫斯科底气

红场阅兵这下子不再担心,因为我们给了莫斯科底气

阿雹娱乐
2025-05-09 12:44:40
湖北女孩出嫁前去哥哥家借宿,晚上非要睡主卧,嫂子将其砍死

湖北女孩出嫁前去哥哥家借宿,晚上非要睡主卧,嫂子将其砍死

星宇共鸣
2025-05-09 18:21:54
华谊千金王文也订婚后首露面!为母亲庆祝生日,未婚夫帅气多金!

华谊千金王文也订婚后首露面!为母亲庆祝生日,未婚夫帅气多金!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5-09 15:39:22
澳门晚宴暴露咖位,刘嘉玲侧身让位,张柏芝上不了桌 C位令人意外

澳门晚宴暴露咖位,刘嘉玲侧身让位,张柏芝上不了桌 C位令人意外

史行途
2025-05-08 16:00:51
范冰冰上海逛街生图!穿橘色新中式,与其他人简直不在一个图层

范冰冰上海逛街生图!穿橘色新中式,与其他人简直不在一个图层

时髦范
2025-05-09 13:15:32
S妈刚出院,立马抱怨遗产分配不公,汪小菲回应很巧妙,一针见血

S妈刚出院,立马抱怨遗产分配不公,汪小菲回应很巧妙,一针见血

小晨同学啊
2025-05-09 15:48:26
73岁老人死而复生,描述3日冥界亲历见闻,带你还原阴间真实面目

73岁老人死而复生,描述3日冥界亲历见闻,带你还原阴间真实面目

诡谲怪谈
2025-04-08 17:53:58
这5种大蒜不要买,菜贩子自己都不吃,很多人不懂,赶紧叮嘱家人

这5种大蒜不要买,菜贩子自己都不吃,很多人不懂,赶紧叮嘱家人

简食记工作号
2025-05-09 00:05:06
为啥玲花和曾毅没事,沈腾和马丽却老被人误会?

为啥玲花和曾毅没事,沈腾和马丽却老被人误会?

每日娱乐鲜报
2025-05-08 06:40:37
刚刚,吴艳妮发布首支单曲《热恋冰淇淋》

刚刚,吴艳妮发布首支单曲《热恋冰淇淋》

扬子晚报
2025-05-09 12:27:31
后续!浙江保时捷撞摩托车后换牌,宁波交警注销抖音号?官方回应

后续!浙江保时捷撞摩托车后换牌,宁波交警注销抖音号?官方回应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5-08 21:44:26
马筱梅被爆不孕,前夫好友爆料其看中医一年半,网友却表示无所谓

马筱梅被爆不孕,前夫好友爆料其看中医一年半,网友却表示无所谓

娱圈小愚
2025-05-09 10:40:14
主持人李彬:与病魔抗争8年,人走茶不凉,只是容貌大变让人心疼

主持人李彬:与病魔抗争8年,人走茶不凉,只是容貌大变让人心疼

墨印斋
2025-05-07 11:55:02
王中磊北京别墅为妻子庆生,午餐只有4道菜,威廉送花给妈妈好暖

王中磊北京别墅为妻子庆生,午餐只有4道菜,威廉送花给妈妈好暖

鑫鑫说说
2025-05-09 11:21:43
为什么现在单亲妈妈越来越多?网友:她以为离婚后会很抢手啊!

为什么现在单亲妈妈越来越多?网友:她以为离婚后会很抢手啊!

美好客栈大掌柜
2025-01-28 00:15:02
即将结束,适龄男子都要登记!

即将结束,适龄男子都要登记!

橹周刊
2025-05-08 23:37:53
2025-05-09 20:24:49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首次谈到俄乌应达成何种和平协议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首次谈到俄乌应达成何种和平协议 外交部回应

财经要闻

降息潮延续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娱乐要闻

元斌为金赛纶发声 金秀贤否认请杀手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订单破万/32.98万起 全新高山家族于5月13日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艺术
家居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教育要闻

选专业愁断肠,这个视频帮您忙!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整洁宽敞 黑白木色拼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