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3月部分城市“报复性”买房? 多地救市政策回撤

0
分享至

3月部分城市“报复性”买房?多地救市政策回撤

楼市“稳需求”呼声渐长。

近日,国家统计局与部分市场机构,陆续发布了房地产销售的相关数据。数据显示,1-2月,全国所有省市区(港澳台地区除外)的商品房销售均出现大幅度下滑,随着疫情逐步受到控制,市场需求开始复苏,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与住宅市场先后出现触底反弹趋势。

专家表示3月的楼市销售额只有去年同期六成,房企迫于资金压力或采取降价措施。同时,疫情期间多个地方政府在公积金、首付比例等方面针对楼市“需求侧”的放松举措在短时间内撤回。楼市放松与否,政策博弈不断加剧。

有分析人士指出,“房住不炒”与“托底经济”两相平衡之下,楼市政策的具体走向,或许需要等到一季度数据出炉和2020年两会后定调。

房地产销售触底

2月,受疫情和春节淡季等多重影响,房地产销售跌落谷底。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到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与销售面积分别同比下降35.9%和39.9%。另外,70个大中城市中有19城(武汉、石家庄、太原、扬州、蚌埠、平顶山等)2月新房“零成交”。

分地区来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商品房销售额与销售面积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同比下滑。

其中,西藏、新疆、湖北、黑龙江、吉林、重庆、山西、甘肃、宁夏等9个省市区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同比下降均超过50%。西藏、新疆和湖北跌幅都在8成以上,新房市场可谓冰封。

这也让库存压力快速上升。易居研究院近期发布的报告称,2月份监测的100个城市新房去化周期达到11.7个月,其中一、二、三四线城市为13.8、11.0和12.5个月,相比前值均出现了明显攀升。

进入3月,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退,部分城市开始有“报复性”买房的传闻流出。3月16日晚8点,万科推出深圳的“万科星城”项目,当晚推出的288套房源7分钟内全部通过线上卖完,销售额达到了2.99亿元。3月20日,苏州的三个房地产项目同时开盘,共推出近900套房源,同样快速售罄。

“不管是刚需还是改善需求,房地产行业的需求相对刚性,因此市场部分复苏的步伐也比较明显。”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从日成交数据来看,杭州、苏州、成都等强二线城市,随着月底的临近呈现出成交数据越来越好的状况。

不过,多位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复苏”只是相对2月低谷而言,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趋势已经结束。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3月至今,全国销售只是恢复到了疫情前大约60%的水平,大部分城市市场只是复苏,远谈不上火热。房地产企业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压力,特别是到期债务问题。一旦销售不能快速恢复,房企4-5月份将面临普遍性的资金压力。

不过,有券商机构的地产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房企,尤其是头部房企,其资金压力或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2月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火热,一定程度上显现出头部房企的资金储备。3月以来各地针对房地产的帮扶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的复苏,也有利于房企回款。另外,3月以来的房企发债渠道较为顺畅,部分房企近期大量回购境外市场价格下跌的中资美元债,对于其降低资金成本,优化债务结构也有助益。

救市政策撤回后的博弈

楼市低迷的同时,各地“救市”政策频出。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武汉、长春、深圳、杭州、南京、郑州、济南、苏州等多城出台措施,包括分期缴纳土地价款、降低预售标准、发放购房契税补贴等。

不过,近一个多月以来,已有多个城市在短时间内收回了其房地产新政。

2月21日,驻马店提出将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至20%,一周后该政策文件被撤回。3月15日至17日,济南发布并撤回了“预售监管资金即征即返”“在先行区直管区范围内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商品住宅的,不受济南市限购政策约束”等政策。3月24日下午,海宁市发布消息称,在3月25日至4月24日云上房博会期间,“非海宁户籍人口在海宁限购一套住房”政策暂不执行,当日傍晚上述内容同样撤回。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近期房地产政策调整主要是以减轻房企负担为主。而短期房地产政策收回的,基本都是因为微调力度过大,属于刺激市场而非稳定市场的政策。

“这背后显示的是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地方政府,尤其是三四线城市财政压力大,松绑房地产调控,稳定活跃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更强烈。但从中央的层面来看,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仍然是不变的主基调。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楼市政策更大的博弈在于,在房地产下行趋势下,如何平衡房地产“房住不炒”的定位与其对经济的托底作用。

顾云昌指出,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深远,房地产的托底作用不会被忽视,但维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的关键是维持楼市的供需平衡。随着疫情的演变,相关政策应该会从前一阶段的稳供给,逐渐过渡到稳需求,也就是稳销售上。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楼市供需关系差异很大,对于供需一直偏紧,并且随着国家城市发展理念的变化,将会对持续人口流入的一二线中心城市,和前一个楼市周期明显透支了需求的三四线城市,采取不同的政策力度。

在张大伟看来,稳需求应当主要针对刚需,“房住不炒”与支持刚需购房并不矛盾,针对首套房和真实改善需求的政策可以适当放松。比如调整首套房的利率和首付比例、扶持“卖一买一”的真实改善需求,严打“假离婚”等政策应该得到落实。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莫斯科各大机场因空袭延误!俄方取消350个航班

莫斯科各大机场因空袭延误!俄方取消350个航班

项鹏飞
2025-05-08 19:44:45
霹雳-15E导弹出镜:“哪个小可爱敢探头啊?”

霹雳-15E导弹出镜:“哪个小可爱敢探头啊?”

政知新媒体
2025-05-08 20:33:46
鸿蒙电脑即将上市,它拿什么和Windows竞争?

鸿蒙电脑即将上市,它拿什么和Windows竞争?

界面新闻
2025-05-08 16:57:57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超60家中国供应商已进入特斯拉全球采购体系!国内消费者可以用全球最低价格买到Model 3/Y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超60家中国供应商已进入特斯拉全球采购体系!国内消费者可以用全球最低价格买到Model 3/Y

和讯网
2025-05-07 09:59:11
周小平:关键立威!中制歼10大杀四方,初露峥嵘。美国挑起中国周边战争搞破坏的图谋适得其反~

周小平:关键立威!中制歼10大杀四方,初露峥嵘。美国挑起中国周边战争搞破坏的图谋适得其反~

周小平同志
2025-05-08 12:58:34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在陕西发现部分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常治长存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在陕西发现部分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常治长存

中国基建报
2025-05-09 09:08:24
埃及赢麻了:我就说一口气买40架的决策无比明智!这把赚大发了!

埃及赢麻了:我就说一口气买40架的决策无比明智!这把赚大发了!

阿策聊实事
2025-05-09 10:32:07
我的天,孙怡今年都32岁了吧,现实中这么吓人,好像花仙子呀

我的天,孙怡今年都32岁了吧,现实中这么吓人,好像花仙子呀

乡野小珥
2025-05-08 09:36:05
【1分钟】虚假信息:6架印战机被击落;“辛多尔行动”取得成功

【1分钟】虚假信息:6架印战机被击落;“辛多尔行动”取得成功

老头和你随便聊聊
2025-05-08 09:00:58
名宿建议火箭队推倒重建!只保留2人,猛追杜兰特!组3巨头争冠

名宿建议火箭队推倒重建!只保留2人,猛追杜兰特!组3巨头争冠

熊哥爱篮球
2025-05-09 13:31:37
央视《刑警的日子》被观众要求下架,理由出奇一致:毁了警察形象

央视《刑警的日子》被观众要求下架,理由出奇一致:毁了警察形象

头号剧委会
2025-05-06 21:55:22
再传捷报!印度,被打懵了!

再传捷报!印度,被打懵了!

大嘴说天下
2025-05-07 21:55:33
绝了,拒绝姆巴佩回归!大巴黎公开嘲讽,杀入欧冠决赛,打脸皇马

绝了,拒绝姆巴佩回归!大巴黎公开嘲讽,杀入欧冠决赛,打脸皇马

阿泰希特
2025-05-08 14:10:21
都见不得我们强大,歼-10击落阵风已超48小时,西媒集体“装死”

都见不得我们强大,歼-10击落阵风已超48小时,西媒集体“装死”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09 05:58:15
刘国梁辞职24小时惊天反转!四条内幕条条致命,国乒进入新纪元

刘国梁辞职24小时惊天反转!四条内幕条条致命,国乒进入新纪元

晓风说
2025-04-25 08:42:49
全球瞩目!俄罗斯阅兵倒计时阵容空前,乌军无人机大举袭击俄本土

全球瞩目!俄罗斯阅兵倒计时阵容空前,乌军无人机大举袭击俄本土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5-09 11:24:24
北京队慌了!广厦G2大调整,孙铭徽无限开火权被剥夺,王博祭杀手锏!

北京队慌了!广厦G2大调整,孙铭徽无限开火权被剥夺,王博祭杀手锏!

白国华
2025-05-09 05:04:56
巴方感谢中国:本来击落印度15架战机!马克龙急了,莫迪最新发令

巴方感谢中国:本来击落印度15架战机!马克龙急了,莫迪最新发令

影像温度
2025-05-08 11:21:41
印度对巴行动前,第一时间向五大国通报,唯独瞒着中国,中方表态

印度对巴行动前,第一时间向五大国通报,唯独瞒着中国,中方表态

博览历史
2025-05-08 13:34:18
二胎、三胎催生无果,国家换思路!马光远“新方案”得到支持

二胎、三胎催生无果,国家换思路!马光远“新方案”得到支持

平说财经
2025-05-07 20:59:04
2025-05-09 14:19:00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俄领导人历史性会晤 两国声明直接点名美国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俄领导人历史性会晤 两国声明直接点名美国

财经要闻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体育要闻

追梦只差2T禁赛 科尔:他必须保持冷静

娱乐要闻

张柏芝把锋菲恋的体面彻底踩在了脚下

科技要闻

理想新车打折卖?激光雷达、Thor-U都配上了

汽车要闻

绝对能省心过日子 荣威D6满足家用车三大标准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国补1614元起 vivo Y300 GT开售:vivo史上最大7620mAh电池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加沙多地遭袭 巴武装人员与以军激烈战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