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疫情下的房地产B面:组织震荡与裁员暗流涌动 架构“优化”加速

0
分享至

供职于一家小型房企的张劲(化名)正面临两难局面。一方面,公司业务发展不顺利,加上已经被拖欠6个月近30万元的奖金,令他萌生了辞职的念头;但同时,熟识的猎头告诉他,目前企业普遍缩减编制,无合适的策划销售类岗位。

房地产业因其需求的刚性和常态化的周期波动规律,有着相对较强的耐受力,但疫情带来的震荡仍然隐隐作痛。21世纪经济报道多方了解到,房企正经历的薪酬波动和人事动荡,有房企甚至未发放中层以上管理人员2月份的薪水。部分房企,区域公司的裁员范围可达30%以上。

“疫情成为房企优化管理的‘加速器’。”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近两年,房企纷纷在进行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调整,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人均效能。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这一进程陡然加快。

对于很多从业者来说,虽然过程残酷,但现实已难以扭转。

“主动离职”与自愿降薪

张劲所供职的公司,销售额不足百亿,近几年的业务拓展颇为艰难。据介绍,其公司拖欠奖金的情况从去年就已出现,很多中高层管理人员未能拿到年终奖。疫情期间,由于业务停滞,员工普遍只能领到基本工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薪、欠薪在房地产界颇为普遍。

2月27日,凯德集团率先宣布,董事会和高管层自愿降薪,其董事费和基础薪资将从4月1日起降低5%-15%。所有经理级及以上级别的员工冻结涨薪。其他员工不受影响。此举措将在6个月之后或者疫情平稳后重新评估。

与凯德的“开诚布公”不同,多数房企的薪水调整是在“内部操作”的。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总部位于北京的某全国60强房企,未能发放中高管人员的2月工资。由于该公司还在进行招聘,此举令一些求职者望而却步。另有不少公司从2月开始,对高管的工资打七折到八折发放。

此前,一家名为中迪禾邦的四川房企被曝无力支付2020年1月和2月的工资,要求员工主动离职,并延期领取工资。

“主动离职”是房地产业的默认“行规”。对于公司来说,相比“辞退”,这样能承担更少的赔偿金额;对于员工来说,没有“被辞退”的记录,能更容易找到下一份工作。

今年3月初,一家知名房企环京区域某城市公司的员工李轩(化名)接到通知,公司要求他“主动辞职”。李轩所在的部门原有15人,此次裁撤后仅余5人。据他估算,该城市公司的裁员比例达到30%。甚至出现整个部门都被裁掉的情况。

据称,这是该企业提升人均效能、推行组织扁平化的举措。

“优化”的逻辑

现金流是房企的“生命线”。虽然债务违约尚不是普遍现象,但由于销售大幅下滑,加之部分商业地产运营商对商户实施了租金和物业费补贴,今年第一季度,房企的经营现金流普遍不及去年同期。

3月6日,上海清算所披露文件显示,以“地产+文旅”为主业的新华联控股应于当日兑付的201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不能按期足额兑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3天后,中信国安集团的一笔债务也出现实质性违约。

上海清算所披露的文件指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新华联控股所属文化旅游、商业零售、景区景点、酒店餐饮、石油贸易等业务遭受重创,1-2月减少经营回款超过60亿元。”

融资方面,自去年11月以来,放款慎重、审核严格的大环境始终未改变。

张劲表示,从去年开始,公司一直在寻找融资渠道甚至战略投资者,但始终未果。到今年1月,公司已经走到债务违约的边缘。项目上的每一笔销售款到账后,都会被迅速划归总部,用来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员工工资和奖金的发放反而被放到次要位置。

疫情发生后,各地政府部门出台了不少对房企的支持政策,但在从业者看来,这多属于应对疫情的合理化措施,对现金流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0210亿元,变化幅度由2019年的“增长7.6%”,变为“下降17.5%”。

因此,除放缓对外投资的步伐外,压缩人力成本便成为重要选择。某知名房企员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公司在“劝退”电话中的说辞为,“公司遇到困难”“人员出现冗余”“万不得已”,等等。他表示,去年自己的绩效完成良好,在部门中的排名也并非垫底,但仍在被“优化”之列。

疫情加速架构调整

实际上,自万科于2014年正式推行“事业合伙人”开始,房地产企业优化管理架构的风潮就逐渐兴起。除了对“事业合伙人”制度的效仿外,也有很多房企对管理架构进行硬性削减。

“这些年房企规模增长得特别快,但‘大公司病’也开始滋生。”北京某知名央企开发商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随着楼市调控常态化和行业竞争白热化,房企越来越注重管理效率的提升。在从粗放走向精细的过程中,人员调整不可避免。

该人士说,管理扁平化、增强激励机制是主要的调整方向。在管理模式上,主要表现为削减管理层级、充分授权、项目负责制;在薪酬结构上,主要表现为“低底薪+高绩效”。

这种调整也使得人员流动大大加快。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年,房企集团层面高管人事变动超过400人,涉及房企超过150家。变动频率、涉及高管层级都甚于往年。

在公司的日常调整中,每年岁末年初都是“人员优化”的时机,这期间也是房地产基层员工跳槽的高峰期。

2020年岁末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显然加快了这一进程。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由于管理架构调整通常也伴随着业务类型、区域布局的调整,因此往往是温和的、渐进式的。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外部压力,会让情况变得十分迫切。

“如果有些人早晚都是要被裁的,那么在极端情况下,不如一次性都裁掉。”前述央企地产商表示。

他表示,房地产行业优化管理、提高效能的大势已不可避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刘建兵Angew: DNA折纸杀菌剂可用于治疗感染伤口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刘建兵Angew: DNA折纸杀菌剂可用于治疗感染伤口

高分子科学前沿
2023-10-02 07:52:34
这绝对是田径史上最惊艳的一幕!跳高美女运动员颜值与实力俱佳

这绝对是田径史上最惊艳的一幕!跳高美女运动员颜值与实力俱佳

晴儿读史
2023-10-01 18:46:32
谢贤不顾谢霆锋反对,承认与张柏芝的关系,称这辈子只认她

谢贤不顾谢霆锋反对,承认与张柏芝的关系,称这辈子只认她

探长影视解说
2023-10-02 19:28:25
胡静:嫁入马来西亚豪门,丈夫为了不和她分房睡,竟割掉扁桃体

胡静:嫁入马来西亚豪门,丈夫为了不和她分房睡,竟割掉扁桃体

1818娱乐圈
2023-10-01 19:27:10
诺贝尔文学奖大热门——残雪|大象深度

诺贝尔文学奖大热门——残雪|大象深度

大象新闻
2023-10-01 12:06:12
成都街头砍人事件后续:官方辟谣,原因不是一口痰,内情曝光

成都街头砍人事件后续:官方辟谣,原因不是一口痰,内情曝光

云姐姐造物工厂
2023-10-03 01:32:25
决赛9分钟丢2球!迈阿密重振雄风,梅西伤愈复出,哈登狂欢庆祝

决赛9分钟丢2球!迈阿密重振雄风,梅西伤愈复出,哈登狂欢庆祝

情感小王
2023-10-02 11:31:50
他被斩首时,头颅奇迹般地没有立刻掉落,手执自己首级,继续行走

他被斩首时,头颅奇迹般地没有立刻掉落,手执自己首级,继续行走

晴儿读史
2023-10-02 18:53:20
鸡鸣寺橘猫成国庆顶流,网友:寺猫快让你们摸秃了

鸡鸣寺橘猫成国庆顶流,网友:寺猫快让你们摸秃了

千浔的屋子
2023-10-02 21:17:50
骗局被拆穿,朱立伦气急败坏,甩锅给韩国瑜,接下来或有大动作。

骗局被拆穿,朱立伦气急败坏,甩锅给韩国瑜,接下来或有大动作。

靓仔情感
2023-10-03 07:10:39
女子霸座还掌掴乘警,广铁公安通报

女子霸座还掌掴乘警,广铁公安通报

广州交通电台
2023-10-02 18:46:28
2005年,服务江青的护士回忆:那些都是瞎说的,江青被抓时我在场

2005年,服务江青的护士回忆:那些都是瞎说的,江青被抓时我在场

旧时楼台月
2023-09-27 15:36:29
闯入亚运会的她,为什么被很多人看不惯

闯入亚运会的她,为什么被很多人看不惯

燕梳楼2021
2023-10-02 20:35:24
大伯问男友年薪,我刚要说100万,妈妈却突然插话:他工资6000

大伯问男友年薪,我刚要说100万,妈妈却突然插话:他工资6000

八月夏至
2023-10-02 23:17:16
许家印被捕!一条大鱼溜走,疑转移财产500亿!烂尾楼怎么办?

许家印被捕!一条大鱼溜走,疑转移财产500亿!烂尾楼怎么办?

影孖看世界
2023-10-02 23:51:19
六旬老汉为满足40岁少妻需求,网购了一个钢圈,事后取不下来

六旬老汉为满足40岁少妻需求,网购了一个钢圈,事后取不下来

史二了
2023-09-15 14:28:16
中央气象台:台风“小犬”将影响台湾岛 华西地区持续阴雨 北方有大风降温

中央气象台:台风“小犬”将影响台湾岛 华西地区持续阴雨 北方有大风降温

环球网资讯
2023-10-03 08:05:15
冷空气预告:5日起降雨降温

冷空气预告:5日起降雨降温

锦观新闻
2023-10-02 19:20:30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到底谁在给他撑腰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到底谁在给他撑腰

跳跳堂
2023-10-02 13:35:45
奥运会无人申请,奥组委让成都接盘,表示:可直接免去申办程序

奥运会无人申请,奥组委让成都接盘,表示:可直接免去申办程序

星辰故事屋
2023-09-02 20:41:05
2023-10-03 09:46:44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帮印尼办成件大事 印尼成"东南亚第一"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帮印尼办成件大事 印尼成"东南亚第一"

财经要闻

中美关系出现向好迹象

体育要闻

初一输越南vs国庆输韩国 哪个更糟心?

娱乐要闻

田亮父女拍广告 森碟身高直追爸爸

科技要闻

mRNA终于拿下诺奖:有何应用前景?上市公司都有哪些布局

汽车要闻

售24.12万起 奥迪RS套件燃速型特别版车型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Lisa参演的疯马秀,究竟有多疯?

家居要闻

闹中取静,于独栋别墅中重构空间秩序

数码要闻

《小舞五年之约》-Cosplay

教育要闻

东北林业大学2024保研名单出炉,总计979人,所占比例超过20%

公开课

李白唯一存世书法真迹,估值至少40亿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