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能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支撑全省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基础动力之一。2017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创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使全省能源工业步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贵州盘江煤电积极复工复产保电煤供应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贵州基础能源工业成为全省率先实现100%复工复产的产业之一。
疫情期间,盘江煤电紧急增援13.2万吨应急储备煤,有效保障全省经济正常运转,成为支撑贵州快速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活力的动力源。
这是贵州能源工业经过近3年的改革取得的一个可喜成果,也更加坚定了贵州基础能源工业继续探索和实施升级改造的信心和决心。
“两化”改造提质增效
2017年5月,贵州省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和《贵州省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建设与验收暂行办法》,全省煤矿企业迅速行动起来,开启煤矿采掘机械化、辅助系统智能化改造、建设之路。
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智能综采面上作业
2018年1月,盘江精煤股份公司火烧铺矿智能化矿井通过省专家组验收并投入使用,成为贵州省首个实现生产辅助智能化的矿井。
2018年至今,火烧铺矿减少固定岗位人员120人,生产效率提高了10%以上,且连续3年未发生矿井安全事故。机械化采掘和智能化生产辅助系统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2019年11月,该公司土城矿半坡采区130606薄煤层综采面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2020年1月,山脚树矿采三区232404智能综采工作面投产……
从工人挖煤到机械化采掘,再到智能辅助,全省煤矿产业通过“机械化减人,智能化换人”,人力投入减少50%以上,而电煤供应量却连年增长。2017年,全省电煤供应量为5800万吨,而2019年,全省电煤供应量增长至6300万吨。
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煤矿采掘机械化率达到86.82%,覆盖率93.31%;智能化覆盖率达到96.46%,全省煤矿“两化”改造成果凸显。
据悉,到2020年底,全省煤矿采掘机械化、辅助系统智能化率将达到100%。下一步,全省将推进采掘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化矿井建设,不断推动贵州基础能源升级改造。
“三废利用”延长能源产业链
煤矸石、煤层气(瓦斯)、矿井水被称为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三废”,不仅为煤炭生产带来安全隐患,还大大降低了煤炭生产的经济效益。2017年,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煤层气(煤矿瓦斯)煤矸石矿井水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全省井下瓦斯抽采量要达到29.4亿立方米,利用量20.58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1.4万千瓦;煤矸石产生量1900万吨,利用量达到1520万吨;矿井水产生量2.8亿立方米,实现100%达标排放,综合利用量2.24亿立方米。
大方煤业小屯煤矿矿井水处理系统
2年多以来,贵州关于矿井水重复利用、瓦斯抽采利用、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取得成功,“三废”正逐渐成为煤炭工业的“三宝”。
“2019年,矿井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223万元。”贵州大方煤业有限公司机电副总兼机电环保科科长吴鹏龙介绍。2016年7月,公司开始在小屯煤矿投资建设了矿井水处理系统,经过后期扩容改造,目前,该系统每年可处理矿井水300万立方米。
经过处理的矿井水不仅满足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需求,公司还积极与大方电厂合作,将多余的矿井水销售给大方电厂作为生产用水。2019年,矿井水销售为公司带来15万元的经济收入,另外,还为公司节省用水、环保等方面的开支共计208万元。同时,也为大方电厂节约了取水、用水成本。
不仅是矿井水,井下瓦斯的利用也同样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2017年起,安顺宏发煤矿投入数百万元资金建设瓦斯发电站,并于2019年进行升级,一期购进5台发电机组,目前已安装两台成功并网发电,全部安装完毕后每年可利用30%抽采的煤层气,日发电量约7万度,为企业节约部分用电成本。
不仅如此,根据相关政策,企业每利用1m3瓦斯,将获得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补贴共计约0.5元,这也为充分利用瓦斯的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提高了企业抽采和利用瓦斯的积极性。
在煤矸石利用方面,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各能源企业不断探索和实践新方法,矿区回填、道路建设、建材生产等都被视为煤矸石利用的前景项目。
2020年是贵州基础能源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贵州将继续深入推进基础能源产业改造升级,以煤矿“两化改造”和“三废利用”为重点方向,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让“乌沉沉”的煤炭,转变成“金闪闪”的经济效益,为贵州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支撑和稳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