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银行消费贷“扎紧”口袋 违规首付贷瞄上经营贷

0
分享至

“房住不炒”!今年以来,监管机构多次重申这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基调。从银行的角度来讲,更是在监管机构的要求下,层层设立防火墙防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随着监管层加大对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北京地区已有多家银行不办理住房抵押消费贷业务,仍办理业务的部分银行则表示,已经加大对消费贷款审查力度。

但是,即便面对强监管,仍有中介公司向客户支招“首付贷”,即通过周转借款过桥凑足首付并申请按揭贷款,放款后再去银行申请经营贷还清首付中的加杠杆部分。

经营贷接过消费贷“大旗”

首付贷借“马甲”重现江湖

近期,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监控消费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例如,为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5月9日,银保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将个人互联网消费贷设定成20万上限的授信额度,不得用于购房、炒股等;另外,严格禁止商业银行与有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记录的第三方机构合作。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银行了解到,不少银行已经取消住房抵押消费贷业务,未取消的银行在贷前、贷中、贷后均加大审查力度,并且执行受托支付的要求,对贷款资金流向进行严格监控。同时,对借款人贷后房产新增情况也加强监测。

“我行已经不做抵押类消费贷了,目前主要做信用贷以及经营贷。”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国有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消费贷由于很难监管贷款用途,风险太大,一旦查出违法违规对个贷经理的处罚力度很大。

一些股份制银行的网点工作人员称,他们已经不开展住房抵押消费贷业务了,建议记者在手机银行等线上申请信用贷款,随借随还。如果名下有公司也可以申请经营贷,年化利率最低5%以上。

另一家国有大行信贷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尽管目前还做抵押类的消费贷,但是需要提交的材料相较之前更多,比如交易对手、营业执照、营业资质证明、收款账号等,但是最终批贷的可能性较小。他还补充道:“现在发票、合同等材料都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

住房抵押“消费贷”虽然刹车,尽管监管严控,首付贷还是在经营贷“马甲”的掩护下再现江湖。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多个贷款中介宣称可以通过帮助购房者申请抵押经营贷获取购房资金。同时,对于名下没有公司的贷款人,可以为客户操作“入股”公司。整体下来,一般收取2万元作为服务费用,主要包括包装成公司股东的费用以及经营场地的费用。

根据多位房产中介对本报记者的介绍,由于监管部门对消费贷严监管,建议走经营贷款的路子,或者先用“过桥”资金买房,再将房子抵押做“经营贷”,不仅贷款的金额较高而且利率也比较低,年利率最低达4.98%。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银行对于企业经营贷款采取受托支付方式,即必须将钱款打给经营用途中的第三方账户,因此如果需要第三方账户收款,中介要另收贷款金额的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费用。

当《证券日报》记者询问,“近期监管力度很大,这类贷款用于买房会不会有风险”时,上述中介业务员表示:“我们经常与银行内部的人打交道,在一些环节上会和个贷经理提前打通关系,他们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多家银行房贷违规领罚单

个人消费贷规模下降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监管部门针对银行违规“输血”楼市已公示至少百张罚单,从处罚原因来看,主要包括个人经营性贷款、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严重不审慎,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违规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等。

例如,近期,北京银保监局公布了一张罚单,某国有大行北京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及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80万元,并责令改正。

今年4月份,盐城银保监分局开出2020年的第一批罚单,某城商行盐城分行因个人消费贷违规发放,被罚款60万元;行长也因此受到警告并罚款5万元。浙江银保监局日前公布了两张罚单,两家当地的村镇银行因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合计被罚65万元。

从上市银行2019年年报也可以看出,部分国有大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出现下降。工商银行年报显示,2019年年末,该行个人消费贷金额1935.16亿元,较2018年年末减少106.46亿元,降幅为5.2%。建设银行2019年个人消费贷款金额为1895.88亿元,较2018年减少205.37亿元,降幅9.77%。

央行近日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3.0%,比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4864亿元,同比多增1025亿元。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4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比上年末低2.4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7181亿元,同比少增7070亿元。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太震撼了!11万毕业生参加招聘会,网友:感觉全哈尔滨的人全去了

太震撼了!11万毕业生参加招聘会,网友:感觉全哈尔滨的人全去了

明月杂谈
2025-09-17 05:35:21
TikTok继续在美运营细节:美国人主导董事会,字节持股19.9%

TikTok继续在美运营细节:美国人主导董事会,字节持股19.9%

蓝洞新消费
2025-09-17 09:41:40
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说安宫牛黄丸无效,我认真看了原文,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是协和4+4?

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说安宫牛黄丸无效,我认真看了原文,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是协和4+4?

听李医生说
2025-09-10 09:10:25
卫健委的这组数据,耐人寻味

卫健委的这组数据,耐人寻味

小萝卜丝
2025-09-17 09:54:40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那些选择“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那些选择“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7 19:45:54
全是预制菜的萨莉亚,为什么没人骂?网友:不敢骂,骂倒闭了、

全是预制菜的萨莉亚,为什么没人骂?网友:不敢骂,骂倒闭了、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9-17 21:25:02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主动投案!上任近一年半,系北大首位“80后”副校长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主动投案!上任近一年半,系北大首位“80后”副校长

极目新闻
2025-09-17 16:28:26
网红“嘎子哥”被行拘7天,一周前穿警服直播带货被举报

网红“嘎子哥”被行拘7天,一周前穿警服直播带货被举报

澎湃新闻
2025-09-17 23:34:28
泽连斯基指责中国,不想促成俄乌停火,给出的理由很荒唐

泽连斯基指责中国,不想促成俄乌停火,给出的理由很荒唐

第一军情
2025-09-17 18:25:04
希腊航运巨头28岁女继承人,疑被虫类叮咬后在伦敦死亡

希腊航运巨头28岁女继承人,疑被虫类叮咬后在伦敦死亡

红星新闻
2025-09-17 18:55:47
内塔尼亚胡发现情况不妙,坦克开进加沙后,陷入前所未有孤立状态

内塔尼亚胡发现情况不妙,坦克开进加沙后,陷入前所未有孤立状态

文雅笔墨
2025-09-17 08:48:40
李双江现身新疆,和小27岁妻子同框状态好,儿子李天一近况曝光

李双江现身新疆,和小27岁妻子同框状态好,儿子李天一近况曝光

180视角
2025-09-17 17:14:20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投案,曾是四川省文科状元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投案,曾是四川省文科状元

人力资源报
2025-09-17 16:12:26
日本做了一个明智决定:拒绝特朗普要求给中国加税,理由很给力

日本做了一个明智决定:拒绝特朗普要求给中国加税,理由很给力

博览历史
2025-09-17 21:30:31
站西贝的人越来越多,到底是谁错了

站西贝的人越来越多,到底是谁错了

大张的自留地
2025-09-15 09:26:38
卡塔尔扛大旗,57国团结一致,巴铁或主动下场,以色列踢到铁板

卡塔尔扛大旗,57国团结一致,巴铁或主动下场,以色列踢到铁板

文雅笔墨
2025-09-17 08:47:49
中国成功收复南海第一大岛礁,面积超8400平方公里,周围全是宝藏

中国成功收复南海第一大岛礁,面积超8400平方公里,周围全是宝藏

小lu侃侃而谈
2025-09-17 19:33:39
央媒点名怒批!为捞金不择手段“坑惨”民众,如今下场咎由自取

央媒点名怒批!为捞金不择手段“坑惨”民众,如今下场咎由自取

阿讯说天下
2025-09-17 10:47:15
为啥大型连锁餐厅不敢用活鱼?活鱼运输要加麻醉剂,想吃活鱼就等同于吃进了麻醉剂

为啥大型连锁餐厅不敢用活鱼?活鱼运输要加麻醉剂,想吃活鱼就等同于吃进了麻醉剂

爆角追踪
2025-09-17 10:46:33
2025-09-18 04:00:49

头条要闻

《731》首映黑龙江省委书记现场观看 导演泣不成声

头条要闻

《731》首映黑龙江省委书记现场观看 导演泣不成声

财经要闻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预计年内还降两次

体育要闻

海港半场丢三球0-3神户胜利船 亚冠精英联赛5连败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数码
旅游
健康
房产
公开课

数码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SE3成最大黑马​!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