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房产中介的工资条告诉你 上半年楼市的真相

0
分享至

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70城房价以及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数据透露了楼市哪些变化?上半年楼市经历了什么?当前的房价是什么水平?接下来楼市又会走向何方?

能反映楼市的不止有数据,还有房产中介的工资条。

房产中介6月喜提绩效工资

“涨了,涨了!”深圳房产中介建波(化名)盯着的并不是炒股APP,而是自己的到账工资。“6月看房的人多起来了,我的成交订单终于体现在绩效工资里了。”

6月份,全国大中城市楼市继续回暖。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有61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7个城市环比下跌,2个城市持平。新房价格上涨城市数量创2019年7月以来的新高。

二手房价格同样出现回升迹象。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平均价格环比涨幅略有扩大。当月70个大中城市中,50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创下近13个月来的新高。

房价上涨城市增加,房价涨幅也有所扩大。

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测算,6月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平均环比涨幅为0.6%,平均环比涨幅出现了连续4个月的扩大,“市场传出持续回暖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6月70城房价中,深圳二手房和银川的新房价格环比涨幅二次夺冠。此前,5月份,银川新房价格环比涨幅第一;3月份,深圳二手房环比涨幅第一。此外,唐山新房价格环比涨1.5%,价格涨幅连续4个月位居70城前列。

“2月时绩效为零,只能拿到底薪”

很多人对于6月的房地产数据并不意外。6月中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5月70城房价发布时曾表示,5月份全国楼市持续复苏,基本已回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整体市场看,基本走出低迷状态。“6月已经过去的前两周,全国大部分城市数据继续高位运行。”

当时,更多人的关注点在于“楼市复苏到什么程度?”“再不复苏,不是‘活下去’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房地产从业人士丁小姐表示。

北京、深圳的两个一线城市楼市当时的热度更是引人注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二手房价格一线城市涨幅超1%,北京领跑全国。

对于“1%”这个数字,严跃进专门解释道,“这是2017年4月以来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首次超过1%。一般来说,我们会把超过1%的水平认为是房价过热。”

“这两个月确实好转不少,但我还是忘不了2月份时候的煎熬,那时候我只有可怜巴巴的底薪。”建波回忆。

受疫情影响,2月份,楼市一度到达“冰点”。当月全国19个城市出现新房零成交情况,全国不论是住宅销售面积、办公楼销售面积还是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均现大幅下降。

“上半年收入打折扣,市场好转也赚不回”

虽然楼市成交在5月份基本已回到疫情前水平,但上半年的楼市销售还是受到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940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6%。全国商品房销售额66895亿元,下降5.4%。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

“今年上半年的收入肯定是大打折扣,如今市场好转也不一定赚得回来。”建波表示。

不过,对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4%”的数据,严跃进认为,该数据比1-5月份收窄3.9个百分点,说明楼市出现了非常好的表现。

“这也说明当前房屋交易还是比较热的,至少比预期的要好很多。到了下半年,预计各地供应节奏依然会加快,包括信贷政策等支持力度加大,这都有助于推动销售数据的上升。”严跃进说。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小嫱也认为,虽然6月份北京疫情反弹,但因为防控措施很好,疫情并未蔓延,对全国楼市的影响力度不大,楼市销售降幅将持续收窄。

楼市收“退烧贴”,未来收入不好说

楼市销售快速恢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恢复也不逊色。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速为1.9%,在前5个月持续为负的情况下,首次转正。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向中新网表示,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疫情好转,赶工需求回升。另一方面,货币宽松也加速了房地产需求回暖。

“未来房地产的走势还有待观察。”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下阶段,信贷、社融仍将以结构性宽松为主,重点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领域,对于资金空转套利等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行为将加大打击力度。一些楼市较热的城市将相继出台调控措施。

7月以来,已有杭州、东莞、宁波、深圳四个城市出台楼市调控收紧政策。深圳更是出台史上最严的政策:在深圳落户且社保满3年才可购房、在深圳买第二套房首付七成以上、离婚3年内买房算二套房。

“这个月的收入确实喜人,但是深圳这次的政策力度太大,下个月就不知道怎么样了。”建波面对自己的工资条喜忧参半。

“房价绝对下跌的空间不大,但也需要防范部分城市房价过热的现象,房价若是不稳定,依然会有各类管控政策出台。”严跃进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因血栓诱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9岁

因血栓诱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9岁

娱乐圈酸柠檬
2023-03-18 15:26:29
成都文殊院门口“职业乞丐”被挂牌:乞讨者拒绝帮扶 每天朝九晚六“打卡”要钱

成都文殊院门口“职业乞丐”被挂牌:乞讨者拒绝帮扶 每天朝九晚六“打卡”要钱

封面新闻
2023-03-20 17:07:47
一波又起,张兰直播运营团队集体离职!心腹深夜骂“要懂得感恩”

一波又起,张兰直播运营团队集体离职!心腹深夜骂“要懂得感恩”

可可灵妹妹
2023-03-20 13:48:18
1975年,蒋中正去世时的照片,两个儿子守在他的身旁神情悲伤

1975年,蒋中正去世时的照片,两个儿子守在他的身旁神情悲伤

游戏深谈
2023-03-19 07:20:51
我国已降为美国第4大贸易伙伴, 前3名都有谁!

我国已降为美国第4大贸易伙伴, 前3名都有谁!

章利谈健康
2023-03-20 11:55:13
AV女优Miru自豪是喷泉妹妹,女牛仔必杀技让人无法抵御

AV女优Miru自豪是喷泉妹妹,女牛仔必杀技让人无法抵御

于默默爱娱乐
2023-03-20 15:02:08
iOS16.4凌晨紧急发布,大部分时间5G信号满格,续航水平质的飞跃

iOS16.4凌晨紧急发布,大部分时间5G信号满格,续航水平质的飞跃

花生评测
2023-03-20 14:57:49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田杰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田杰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人民资讯
2023-03-20 16:26:21
目的地莫斯科,中国一架包机将启程,白宫想不到,中美已高下立判

目的地莫斯科,中国一架包机将启程,白宫想不到,中美已高下立判

前沿时刻
2023-03-19 09:27:20
海康威视,股价创了新高,趋势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时刻

海康威视,股价创了新高,趋势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时刻

海涛如风
2023-03-20 13:30:24
苏州女杀夫藏尸冰柜,几处细节窥见真相,压死骆驼的稻草是这个!

苏州女杀夫藏尸冰柜,几处细节窥见真相,压死骆驼的稻草是这个!

阿柒漫史
2023-03-20 14:24:47
44岁陈好身体引担忧!低调现身医院开药,女儿陪同颜值似富豪爸爸

44岁陈好身体引担忧!低调现身医院开药,女儿陪同颜值似富豪爸爸

盖饭娱乐官方号
2023-03-20 14:18:25
香蕉,一种已经灭绝的水果

香蕉,一种已经灭绝的水果

吃鸭小队
2023-03-16 08:02:08
雷霆冲上西部第8赢麻了!未来7年17首轮20次轮:季后赛+未来都要

雷霆冲上西部第8赢麻了!未来7年17首轮20次轮:季后赛+未来都要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3-03-20 17:38:03
油价大暴跌终于来了!下调500元/吨!|今日油价

油价大暴跌终于来了!下调500元/吨!|今日油价

今日油价查询
2023-03-20 08:47:08
一人毁掉整部剧!《回响》里的“关系户”演员,演技看着让人难受

一人毁掉整部剧!《回响》里的“关系户”演员,演技看着让人难受

崽下愚乐圈
2023-03-20 13:41:18
养老金2023年涨幅已定,3200元以下涨6%,超过6500元停涨是否可行

养老金2023年涨幅已定,3200元以下涨6%,超过6500元停涨是否可行

阿木育儿
2023-03-20 14:32:58
夫妻生活时,男性以下部位,女性不要“嘴吸”,别说没提醒!

夫妻生活时,男性以下部位,女性不要“嘴吸”,别说没提醒!

老王健康知识
2022-09-25 10:03:37
中方就台海问题摊牌后,欧盟马上改口称:永远不可能和台当局合作

中方就台海问题摊牌后,欧盟马上改口称:永远不可能和台当局合作

第一眼界
2023-03-19 12:24:35
各位家长,请尽早带孩子见这4种世面

各位家长,请尽早带孩子见这4种世面

中国教育报
2023-03-20 01:34:17
2023-03-20 17:54:44

头条要闻

每天朝九晚六要钱 成都文殊院门口"职业乞丐"被挂牌

头条要闻

每天朝九晚六要钱 成都文殊院门口"职业乞丐"被挂牌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巴萨三杀皇马,西甲冠军的悬念结束了?

娱乐要闻

恭喜!"我的女孩"李多海官宣5月办婚礼

科技要闻

恒大汽车子公司预计裁员95% 或将面临倒闭

汽车要闻

首搭全新1.5T发动机 大众T-ROC探歌今晚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旅游
数码
本地

家居要闻

大理石墙面搭配深色家具,高级感十足

教育要闻

速看!在安徽免学费还带编的公费师范生都招些什么专业

旅游要闻

版纳泼水节在即 快来看看怎么玩

数码要闻

OLED 面板大爆发, LCD将何去何从

本地新闻

专访|李一桐、毕雯珺:“降温神器女友” 和“充电宝男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