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7地收紧调控,打击假离婚、假落户购房,能否扼住房价上涨?

0
分享至

7月23日凌晨,南京为住房限购政策“打补丁”:离异夫妻任何一方2年内购房,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套数计算。

截至目前,南京成为下半年第7个收紧调控政策的地区。此前销售火爆,出现多个楼盘“万人摇”的城市,面对市场走热,地方政府不得不加码。

在业内人士看来,调控收紧政策主要集中在打击“假离婚、假落户、假人才”,但政策偏温和,对市场短期降温或有效。从长期来看,调控应放在信贷收紧、减少套利空间、增加供应上。

调控直击“假离婚、假落户、假人才”

从7月开始,全国迎来一轮调控政策收紧潮。南京作为热点房价上涨城市,已经是最近第7个收紧调控政策的地区。

7月2日,杭州发布楼市新政,提出人才优先摇号购房从网签之日起,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7月6日,宁波升级楼市调控,扩大限购范围。7月13日,郑州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检查,内容包括一房多卖,捂盘惜售,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等。7月14日,内蒙古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相关政策,停止向第三套房及以上购房者发放公积金贷款。

7月下半月以来,调控政策更有针对性。7月15日,深圳要求新落户居民满3年且连续缴纳36个月社保才可买房。7月15日,东莞提高房价透明度,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定期发布网签房价,提高房价透明度。7月23日,南京提出离异夫妻任何一方2年内购房,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套数计算。

众所周知,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楼市政策以宽松为主,全国各地各种力度的人才政策频繁发布。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日前,2020年全国有超120个城市发布人才政策,其中购房补贴、落户政策成为主要特征。

随后,市场整体逐渐走出疫情影响。5月、6月,多地房价出现明显上涨,投资需求抬头。在这种情况下,7月,包括杭州、郑州、内蒙古、深圳等地连续发布房地产收紧调控政策。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称,7月,调控政策从房价明显上涨的城市开始了收紧。政策内容与以往不同,主要集中在打击三假:“假离婚、假落户、假人才”。

张大伟预计,新一轮调控出现,有可能超过15个城市会发布不同力度的收紧政策。成都等城市预计后续加码调控的可能性都非常大。其理由是,此前,除了杭州、深圳、南京出现了“万人摇”项目外,成都摇号报名人数突破1万人的楼盘有6个,典型的龙泉驿区凯德卓锦万黛项目,报名人数达到了22806人,他们争夺194套房源,综合摇中概率仅有0.85%。

值得关注的是,受部分市场过热影响,7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年中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坚决防止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和盲目扩张粗放经营卷土重来。由此来看,调控政策已出现一天紧似一天的状况。

调控收紧城市房价上涨快、供需失衡

中指研究院6月份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显示,宁波、上海、杭州、南京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比较明显,位列前四位。其中宁波新房价格环比上涨1.33%,同比上涨8.18%。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高院生表示,上述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是导致出台调控政策的原因。而近年来,限价政策导致这些城市出现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现象,很多人觉得买了新房就是赚到。

高院生进一步解释称,这一轮热度不一定是投资客入市导致的结果,还与城市需求比较旺盛、供应量不足有关。今年上半年,随着复工复产启动,以南京、杭州、宁波为代表的长三角市场整体表现比较好。但是这几个城市上半年新房供应量明显不足,从短期库存看,宁波是5.7个月,南京是6.3个月,杭州是5.8个月。相比之下北京、福州的短期库存则在25个月以上。

张大伟也认为,调控城市都有明显的价格倒挂现象,部分热点楼盘几百套房有几万人参与摇号。而“万人摇”也成为上半年衡量楼市热度的代名词。因为看到新房比二手房价格明显低,一些投资客便通过假离婚、假人才、假落户等方式购房。

而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看来,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市场信贷利率迅速降低,贷款难度显著下降,大量低成本信贷资金欲往资本市场寻找出路。而在全球经济前景存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这些资金一般会选择市场容量大、资金相对安全、限购不太严格的城市。其中,在部分调控政策相对宽松的城市,有投资者通过人才引进、落户等途径避开限购。

业内:调控收紧政策将对市场短期降温奏效

事实上,市场最为关注的是,调控政策收紧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在张大伟看来,下半年调控政策升级的地区,没有起到治本的作用,基本都是针对限购、限价、预售等政策的微调。预计对市场短期影响可能有效,但对中长期的效果不会太好。

高院生也认为,地方政府只是想降温,并没有让楼市彻底冷下去的意思,所以政策相对比较温和。这一轮调控政策对市场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也就是坚持“房住不炒”。因此市场需求很难被现有的政策抑制,除非一杆子打死。

高院生进一步解释称,市场走势还是要看市场的供求关系,现在地方政府也在有意加大供应,但短期内很难改变现状,这需要长时间的过程。面对市场走热,地方政府又不得不加码。因为单纯靠市场来调节,周期太长,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需要短期政策施压。总体来看,这些调控政策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对市场影响比较大的政策,应该在信贷收紧、减少套利空间、增加供应上。调控如果不打击套利空间,很难有效果。”张大伟如是说。

邹琳华认为,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通过升级限购来应对投资需求的涌入,但过于严厉的限购对人才和要素的流动都将形成障碍。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不是所有城市都适用长期严厉的限购政策。

邹琳华提出,由于信贷市场资金充裕,抵押贷款利率低于按揭贷款利率,限贷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限购限贷调控政策框架已经不再完整。在限贷减效的背景下,需要对沿用十年的限购限贷住房调控体系进行重构。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5年高考:张雪峰预判今年考生将扎堆报考这5大专业

2025年高考:张雪峰预判今年考生将扎堆报考这5大专业

妮子说美食
2025-07-06 08:09:28
“男演员身份证掉了”引热议,公安部门回应

“男演员身份证掉了”引热议,公安部门回应

先锋新闻
2025-07-07 07:18:20
东方集团老三板每周一三五交易,35万股东还有回本的希望吗?

东方集团老三板每周一三五交易,35万股东还有回本的希望吗?

小舟谈历史
2025-07-07 15:31:07
当年揭露“三鹿奶粉”的上海记者,4年后辞职,17年后变成了这样

当年揭露“三鹿奶粉”的上海记者,4年后辞职,17年后变成了这样

清风游史
2025-02-14 13:57:07
“根本做不完!”外卖大战白热化:店家赔钱也要卖,有骑手一天赚1700多元

“根本做不完!”外卖大战白热化:店家赔钱也要卖,有骑手一天赚1700多元

环球网资讯
2025-07-07 09:07:03
Here We Go!罗马诺:那不勒斯即将以2800万欧元签下诺阿-朗

Here We Go!罗马诺:那不勒斯即将以2800万欧元签下诺阿-朗

懂球帝
2025-07-07 14:17:16
中考分数越来越高,容错度越来越低,这不是好事

中考分数越来越高,容错度越来越低,这不是好事

藤藤爸说学习
2025-07-07 07:05:53
男子坐了25年牢,出狱后去派出所办身份证,所长看到他名字竟哭了

男子坐了25年牢,出狱后去派出所办身份证,所长看到他名字竟哭了

历史八卦社
2025-06-03 23:05:49
当着王毅的面,马克龙希望访华,借着9·3阅兵,和中方有大事要谈

当着王毅的面,马克龙希望访华,借着9·3阅兵,和中方有大事要谈

凡知
2025-07-07 16:55:01
48岁李维嘉现状曝光:5人中混最惨,瘦脱相、被疑患上“精神病”

48岁李维嘉现状曝光:5人中混最惨,瘦脱相、被疑患上“精神病”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7-07 15:25:53
孙颖莎险胜刘杨子原因揭晓!球迷揭开扎心内幕:马琳早就看穿了

孙颖莎险胜刘杨子原因揭晓!球迷揭开扎心内幕:马琳早就看穿了

寒律
2025-07-07 16:24:01
乌无人机袭击导致俄航空业损失超200亿卢布,俄交通部长被解职

乌无人机袭击导致俄航空业损失超200亿卢布,俄交通部长被解职

山河路口
2025-07-07 18:26:13
太可笑!印度中将:中国宁愿支持巴基斯坦,也不愿和印度直接对抗

太可笑!印度中将:中国宁愿支持巴基斯坦,也不愿和印度直接对抗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7-05 19:29:07
再次加罚!威胁缴纳60亿、交出源代码还不够,老美真是疯了!

再次加罚!威胁缴纳60亿、交出源代码还不够,老美真是疯了!

疯狂小菠萝
2025-07-06 11:50:29
王晶曝张国荣坠亡内幕,疑似内地大佬许诺落空,哥哥失望加重抑郁

王晶曝张国荣坠亡内幕,疑似内地大佬许诺落空,哥哥失望加重抑郁

素衣读史
2025-07-07 09:40:13
一段访谈,戳穿陈芋汐“真实处境”,能接连夺冠,关键因素有四个

一段访谈,戳穿陈芋汐“真实处境”,能接连夺冠,关键因素有四个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7-06 08:04:25
掼蛋三十六计新编口诀

掼蛋三十六计新编口诀

牌桌混世魔王老徐
2025-07-07 14:59:19
事实证明,从央视“消失”的李七月,已经走上事业的另一条大道

事实证明,从央视“消失”的李七月,已经走上事业的另一条大道

七公子娱乐
2025-07-07 10:28:44
只要男人不馋女人的身子,女人就拿男人毫无办法

只要男人不馋女人的身子,女人就拿男人毫无办法

加油丁小文
2025-07-03 20:00:03
不是迷信!明日小暑,记得:1不坐、2不洗、3不避、4不吃,早了解

不是迷信!明日小暑,记得:1不坐、2不洗、3不避、4不吃,早了解

爱下厨的阿酾
2025-07-06 11:35:39
2025-07-07 20:08:49

头条要闻

幼童躺地遭货车碾压身亡司机绝望 一个重要细节被扒出

头条要闻

幼童躺地遭货车碾压身亡司机绝望 一个重要细节被扒出

财经要闻

特朗普要发关税函 美国贸易谈判进展如何

体育要闻

不会再有第二个,快乐又伟大的托马斯-穆勒

娱乐要闻

鹿晗状态回升账号恢复 演唱会公开表白

科技要闻

投资大佬一语扎心:中国机器人"可悲"现状

汽车要闻

预售10.58万起/6秒级加速 零跑B01将于7月下旬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亲子
本地
房产

家居要闻

醺光伴读 品质兼顾实用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亲子要闻

罗阿姨优选的益生菌是自己研发的吗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房产要闻

容积率1.0,这可能是海口近三年最猛的一块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