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首轮集中供地渐进尾声 多地开始调整参拍规则

0
分享至

第一轮集中土拍即将落幕,各大城市土拍进入精细化管理和规则调整阶段。

从统计数据看,集中供地措施旨在降低土地竞拍溢价率,但未获得预期效果。除郑州、长春等城市土拍遇冷,多数地块以底价成交外,诸如合肥、厦门等城市热点地块,开拍即达最高价,并进入摇号阶段。

随着首轮集中土拍即将落幕,各城市紧急修订调整土地出让规则,东莞、无锡等地相继发文限制房企注册“马甲公司”抢地,杭州更是在竞地价基础上将“竞质量“的规则写进政府重点工作任务。

热度不减

“地王出,房价涨”的段子一直在楼市流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倒逼“两集中”政策出台或与2021年开年后土拍市场火热有关,2月初西安出让首宗土地曲江二期,包括国央企在内的企业超15家参拍,该地块最终楼面价2.3万元/平方米,溢价率达141%,开年的土拍热某种程度上倒逼管控升级。

随后北上广深等22个重点城市宣布将进行土地两集中出让。但随着一线城市和重点省会城市集中供地的持续推进,旨在降低土地竞拍溢价率的集中出让,并未获得预期效果,5月土地市场量价齐升,热度持续回暖,楼板价持续创新高。

以合肥为例,从竞拍结果来看,首批集中出让的24宗地块,12宗涉宅用地中有50%地块溢价率超29%,8宗地块触顶摇号。苏州首批集中供地中,12宗地均设置市场指导价、中止价、一次报价有效区间,最终2宗涉宅用地底价成交,7宗涉宅用地均溢价拍出,溢价率为10%~15%。

而重庆今年首次集中出让更是刷新了纪录,首批集中供地出让46宗地,总成交金额为635亿元,成交楼面均价9133元/平方米,平均溢价率43%,其中有22宗地成交溢价率超过50%,最高溢价率达到130%。

从宏观方面看,北京、南京和杭州等城市的土地出让价格也在持续攀升。据克尔瑞地产研究统计,30家典型房企5月新增土储总建面为2973万平方米,环比上升23.7%;新增土地成交总价为3367亿元,环比上升76.9%;平均成交楼板价7917元/平方米,与上月相比上升了43%,均价上升主要是由于北京、南京和杭州等十城集中供地,一二线成交占比增加。

具体到微观市场,在首轮集中土拍中,30强房企共计拿下260宗含宅地块,占集中供地的四成左右,核心土地资源持续向头部房企集中。

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长张晓瑞认为,热点城市土拍限制条件多、规则复杂、拿地门槛高,集中土拍意味着对资金实力、调度能力、拿地策略、综合运营能力以及低利润下融资成本等全方位的考验,小型房企发展空间进一步压缩。

杜绝“马甲”

集中土拍政策使得热点城市拿地门槛更高,错过重点城市土拍或令部分房企面临无米下锅的境地。为防止恶性竞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东莞、苏州、南昌等城市已在首轮集中土拍后开始调整参拍规则。

近日,东莞自然资源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土地招拍挂竞买资格的通告》(试行)规定,东莞土地参拍企业实缴出资必须大于0;参拍企业员工参保人数必须大于0;参拍企业连续报税1年以上,且纳税总额必须大于“0”,也就是说,土拍前成立控股子公司参拍的模式行不通了。

上述通告还规定,初次违反规则,参拍公司一年禁止参与东莞土地拍卖;再次违反规则,参拍公司母公司一年禁止参与东莞土地拍卖。实际上,以同一家房企注册多个“马甲公司”在土拍市场围猎地块的现象并不鲜见。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在苏州发布首批集中供地公示后,房企就进入到了备战状态。从工商注册资料看,此次集中供地政策实施前的1月和2月,苏州新增房地产类公司数量分别是357家和240家;3月猛增至614家,超过前两个月总和;4月新注册数量进一步增加到675家。

作为一线城市中首个进行土地集中出让的广州,竞拍过程也引来众多房企围猎,据媒体报道,在备受关注的黄埔科学城涉宅地块,更是有超百个房企马甲报名举牌。

“首轮土拍暴露出房企通过‘马甲公司’增加拿地概率问题,随着各地相继禁止,这势必引起市场联动效应,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城市进行跟进严管。”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实际上在东莞发布通知之前,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发布了《关于严格落实竞买要求的通告》强调,同一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绝对控股的公司不得参与同一商住或住宅地块竞买,且竞买人土地出让金的资金来源应为自有资金。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竞买人,经认定构成违规竞买的将被认定为失信行为人,三年内不得参与苏州土拍。

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要求参加土拍的竞拍公司承诺除该竞拍主体公司外,无“母公司及母公司其他下属控股子公司”,或是“我公司(该竞买人)下属控股子公司”参与竞拍,违反者将一年内禁入无锡土地市场。

对此,严跃进认为,在调整土地出让规则后,市场监管的另一个方向可能就是房企拿地的资金来源,土拍市场会趋稳,企业拿地也会更加谨慎。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北京飞俄罗斯客机因大雾天气备降 无人受伤

一北京飞俄罗斯客机因大雾天气备降 无人受伤

财联社
2025-09-19 18:52:11
孙颖莎点出实情!陈梦离开国乒对她反而不利,邓亚萍早就进行提醒

孙颖莎点出实情!陈梦离开国乒对她反而不利,邓亚萍早就进行提醒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09-18 20:05:38
丢人丢到国外!日本球迷评上海海港:弱到令人发指,这表现不正常

丢人丢到国外!日本球迷评上海海港:弱到令人发指,这表现不正常

国足风云
2025-09-19 08:00:19
不断挑拨离间,王曼昱“忍无可忍”,接受采访道出孙颖莎真实人品

不断挑拨离间,王曼昱“忍无可忍”,接受采访道出孙颖莎真实人品

千言娱乐记
2025-09-18 18:28:04
肥肠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医生发现:常吃肥肠,身体会收获6大好处

肥肠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医生发现:常吃肥肠,身体会收获6大好处

泠泠说史
2025-09-18 13:47:01
女生因穿“马面裙”考编被低分淘汰,面试官吐槽:最烦你们这种人

女生因穿“马面裙”考编被低分淘汰,面试官吐槽:最烦你们这种人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9-19 18:49:43
独生女远嫁11年,我和老伴想卖房投奔,女婿掏出钥匙:房早买好了

独生女远嫁11年,我和老伴想卖房投奔,女婿掏出钥匙:房早买好了

柠果不是果
2025-09-18 21:06:25
曼联,再见!9000万“顶星”同意加盟皇马!“抢断王”投奔红魔

曼联,再见!9000万“顶星”同意加盟皇马!“抢断王”投奔红魔

头狼追球
2025-09-19 11:48:13
梅罗之争?麦卡:我不觉得有啥争论可言,C罗是世界第二梅西最棒

梅罗之争?麦卡:我不觉得有啥争论可言,C罗是世界第二梅西最棒

直播吧
2025-09-19 20:41:07
问界M9车主自述行驶中失去动力靠停后整车断电车门被锁,4S店回应

问界M9车主自述行驶中失去动力靠停后整车断电车门被锁,4S店回应

澎湃新闻
2025-09-18 21:30:35
善恶终有报!曝离婚传闻的徐帆,这一次,终究遭到了“反噬”

善恶终有报!曝离婚传闻的徐帆,这一次,终究遭到了“反噬”

林轻吟
2025-09-19 09:34:24
不露面不知道,一露面吓一跳!这些明星突然就老得不成样子了

不露面不知道,一露面吓一跳!这些明星突然就老得不成样子了

湘村大余
2025-09-18 22:56:11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老丁是个生意人
2025-08-20 00:17:31
17岁初三学生宁宇华去世,长得很帅是体育生,打篮球意外摔倒身亡

17岁初三学生宁宇华去世,长得很帅是体育生,打篮球意外摔倒身亡

180视角
2025-09-18 13:09:07
什么调料最易致癌?提醒:这4种调料做饭时尽量少放

什么调料最易致癌?提醒:这4种调料做饭时尽量少放

华庭讲美食
2025-09-19 14:52:22
巴基斯坦与沙特阿拉伯签军事协议,多国受震动

巴基斯坦与沙特阿拉伯签军事协议,多国受震动

环球网资讯
2025-09-19 06:27:45
iPhone 17 系列正式开售!网友吐槽:都掉漆了

iPhone 17 系列正式开售!网友吐槽:都掉漆了

简科技
2025-09-19 13:51:39
就冲这个胸,这个扣子,不颁奖给她,都说不过去!

就冲这个胸,这个扣子,不颁奖给她,都说不过去!

另子维爱读史
2025-08-31 19:15:27
清华晨跑队刘小平去世!年仅50岁、痴迷跑步,曝离世原因令人惋惜

清华晨跑队刘小平去世!年仅50岁、痴迷跑步,曝离世原因令人惋惜

北纬的咖啡豆
2025-09-19 19:48:21
断供多了,轮到银行慌了!

断供多了,轮到银行慌了!

金投网
2025-09-19 16:19:52
2025-09-19 21:00:50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旅游
时尚
数码
游戏
家居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今日热点:电影《震耳欲聋》定档1004;《惊天魔盗团3》发布新预告……

数码要闻

4K 160Hz Mini LED,海信 G7 Ultra 显示器 9 月 26 日上市

IGN《仁王3》制作组访谈:通关流派任君挑选!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