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明区印发《“强南明”开局起步行动方案》,明确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全面提升南明区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经济首位度;以实施项目大攻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021年实现GDP突破千亿。
GDP破千亿方面的具体指标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以上,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3%,建筑工程投资增长13.5%。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2%,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3%,住宿业营业额增长20%,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0%,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3%,主要经济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其他指标与GDP相适应、相匹配。
“强南明”高质量发展中四新质效的具体指标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以上;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22%以上;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达到95亿元,重点产业项目新增到位资金工业占比26%,新引进产业项目数110个、优强企业23家,产业招商引资指数、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继续保持在全市前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实绩评价指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四化建设的具体指标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8%以上;启动改造棚户区1.05万户、老旧小区2.48万户;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继续保持在全市前列。
民生保障的具体指标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教育发展指数、医疗卫生发展指数居于全市领先水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9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安全指数居于全市领先水平。
其他指标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家;全社会科技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以上;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占比居于全市领先水平;“三上”企业中有R&D活动企业占比、城市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居于全市前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保持在全市前列。
《方案》指出要按照GDP“破千亿”目标,围绕“三区打造”实施项目大攻坚,立足“四新”要求推进“四化”建设,形成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新局面;按照支撑GDP经济指标占比大小,重点围绕新增项目投资、做强工业、提升商贸、服务业等实现“破千亿”目标,并明确了5项重点任务——
以全面启动“三改”项目为重点,推动区域新型城镇化大提升,2021年计划新增项目131个,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等指标形成有力支撑;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拉动综合实力大增长,全力做好新增项目入库、在建项目持续发力相关工作,确保2021年实现投资290亿元(不含双龙),同比增长10%;以招商落地投产为抓手,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大突破,2021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29家,完成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引领,实现总部经济发展大飞跃,盘活楼宇引总部,狠抓批、零、住、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以抓好贵安双龙合作为契机,推动区域互利共赢大协同,具体分为打造贵安南明产业园、“飞地”经济闯新路,双龙协同保增长、深化合作抢新机,发展永乐谋产业、东部新区开新局,筑牢底线意识、生态绿色发展出新绩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