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湖镇盘龙村村貌。 吴林燚 摄
观山湖公园水清岸绿、背街小巷干净整洁、各办事窗口微笑服务……近年来,观山湖区把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作为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以人民满意度为标尺,着力补齐发展短板,筑牢民生“里子”,撑起城市“面子”,全力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面貌悄然蝶变
“这些年,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家门口就有公园、商超等配套,生活越来越方便。”提及观山湖区的变化,市民李阿姨赞不绝口。
城市“颜值”大提升的背后,是浓厚的民生情怀。
在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观山湖区围绕民生需求,对城市道路、公园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建设,用“家庭客厅”的标准来打造“城市客厅”。目前已打造了城市公园、森林公园、社区公园等100余个公园,让市民实现“出门见绿”。
各条巷道提升改造后,成了许多市民的“散步打卡点”。针对城市“里子”的环境顽疾,观山湖区各级各部门下好“一盘棋”,对标问题找短板,扎实推进背街小巷整治、“蜘蛛网线”清理、垃圾清运、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整治背街小巷50条,打造5条高标准的区级示范背街小巷。
“颜值”不断提升的不只有城区,还有广大农村。“以前,我们用的是旱厕,现在用上了水冲厕所,干净又卫生。”百花湖镇村民陈菊文笑着说,村容村貌不断提升得益于观山湖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成效。近年来,该区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加强农村垃圾、污水、卫生厕所、村容村貌有效治理,让农村真正绿起来、美起来、文明起来。
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8月2日,位于石林西路与七号路交叉口的观山湖区人民政府政务大厅正式投入使用。市民胡先生前来办理公司申请登记和法人变更业务。“因为要办理的业务很多,填信息、找资料,政务大厅的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以前需要好几天才办好的事,在他们的帮助下一天就搞定了,真是一次满分的办事体验。”事后,胡先生感叹道。
观山湖区人民政府政务大厅的建成,全面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及办事群众幸福感。工作人员在“一窗通办”窗口,实行“统一受理、一次收件、内部流转、并行办理、一窗发放”的经办模式,在综合服务区域设置跨省通办及全省通办窗口,可受理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事项2241个;群众在公共服务窗口可通过手机端,进入官网申请线上办理,大大缩短了办事时限……各窗口入驻单位从不同侧面擦亮城市的每一扇“窗口”,扮靓城市“会客厅”的同时,在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中,也处处传递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此外,观山湖区文化馆已成为辖区文艺爱好者的“家”。该馆设有排练厅、多功能厅、琴房等近20余个功能场馆,为群众提供优质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
农村的文化场所也不断增多。“书屋里有不少儿童读物,都是我喜欢的。”家住朱昌镇双坑村的小朋友黄维勋说,他是双坑村农家书屋的常客。双坑村还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设施,村里经常组织村民开展篮球赛、联欢晚会等文体活动。
现在,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幸福感与日俱增。这样的改变得益于全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不断提质升级。目前,观山湖区3个镇、7个街道均建成综合文化站,全区49个行政村均建有农家书屋,平均藏书量500册以上,实现了全区“农家书屋”全覆盖;65%以上的村室外活动面积达750平方米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做到督查、整改两手抓,同时深度挖掘和打造文明创建亮点,精准破解城市治理难点和痛点,将点位达标作为最低标准,以更加饱满昂扬的姿态迎接新一轮考验,全面提升城乡居住环境。”观山湖区精神文明办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