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土地拍卖规则巨变,土地财政落幕?

0
分享至

土地拍卖规则巨变,土地财政落幕?

“15%土拍溢价率红线之后,争抢地王的事情将成为历史。在控制‘面包’价格这么久后,终于要全面控制‘面粉’价格了。”在地产行业工作多年的张红感叹。

2021年8月29日,深圳市发布的2021年第二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公告宣布,地块溢价率上限统一由45%调整为15%,达到溢价率上限后即摇号。

此前,8月26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也宣布,集中出让48宗住宅用地使用权,挂牌地价最高溢价率不超15%,地价最高的海珠江泰路地块更将溢价率限死在9%。同一天,杭州市发布的第二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公告也明确,一般地块溢价率上限调整为15%,“竞品质”试点地块的溢价率上限由10%调整为5%等。

据悉,天津、青岛、成都、合肥等地也陆续发布第二批集中供地详情,新一轮供地制度正在形成,整个土地市场将迎来全新洗牌。

有消息透露,自然资源部在2021年8月曾召开闭门会议,明确二批次核心城市土地出让政策调整,规定单宗住宅用地溢价率不得超15%,且不得通过提高起拍价方式调整溢价率。

15%溢价率红线之后,房价会降吗?土地财政又将走向何方?

土拍往事与疯狂溢价

1987年底,全国第一宗土地拍卖在深圳举行。这是大陆第一次以公开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这也是中国土拍的开始,更是中国三十余载房地产市场化的开始。

多年后,著名地产人王石在自传中这样评价1987年末的这场拍卖会: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最基本基石就是由此奠定的。这一槌,打破了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历史,直接促成了宪法的修改,堪称中国房地产开天辟地的“一拍”。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全面参考的对象是香港。

在此前的1986年12月,一份名为《深圳市房地产改革赴港考察报告》被送到深圳市领导的案头。

这份报告全面介绍了香港的土拍制度,报告写道:“香港政府把全港土地收归政府,在全面规划和初步开发基础上,采取高地价政策,通过政策和公开拍卖的形式,为香港政府获取巨额收入。香港政府通过供应和拍卖经过规划的土地,有效地控制了整个城市建设,控制了基建规模,刺激并带动了金融、股市和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

也是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当年8月国家土地管理局正式成立。关于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国家土地管理局在1987年11月正式向国务院提交了试点报告,并公布了包括深圳、上海、天津、广州、厦门等试点城市。

第一个实行政策的是特区深圳。在第一拍之前,深圳方面早已观摩并熟悉香港的土地拍卖。彼时,准备拍卖的编号为H409—4的地块,紧靠深圳水库,面积8588平方米,规划为住宅用地,使用年限50年。

在第一拍竞拍现场,除了44家竞拍企业代表,还有来自全国17个城市的市长。

整个拍卖过程持续了17分钟,深圳第一拍以超出底价300多万元,525万元的总价成交,平均地价为611元/平方米。

从此,土拍模式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之后,国内不少城市的土拍市场,土拍高溢价率现象屡见不鲜。2010年,合肥E1002地块溢价率高达325%。2016年,经过56轮报价,杭州萧山23号地块溢价率达到323%;25号地块溢价率更达到325%。

直到2021年,高溢价地块仍屡见不鲜。2021年4月,广东佛山,在“激战”111轮后,华润置地最终以总价64.5亿元,溢价率106%,夺下陈村地块。

苏州一场土地拍卖。图/中国新闻图片网

“面粉”与“面包”

在如火如荼的大基建时代,土拍政策让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受益。此后三十余载,土地收入成为不少城市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

2020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4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当年,全国卖地收入超过1000亿的城市达14个。这其中不少城市对于卖地收入的依赖度超过100%。2019年,中国最主要的50个城市卖地收入高达4.16万亿元,是税收收入的120%,12个城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了100%。土地收入堪称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支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曾对媒体表示,急剧膨胀的土地财政帮助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起原始资本。同时,这些卖地收入支撑了中国几百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近年来,在城市建设方面深受赞誉的新一线城市杭州,2020年卖地收入高达2574亿,土地财政依赖度高达122.96%。仅2020年6月,杭州住宅用地土拍平均溢价率高达21.37%。

然而,“面粉”价格往往决定着“面包”定价。

比如,2014年龙光地产以2.5万元/平方米楼面价拍得深圳龙华一宗地,远高于当时周围的房价水平。此后,招商、华侨城、金茂等开发商也纷纷进入龙华,所拍土地楼面价大多远高于当时周边住宅。此后,龙华房价持续上涨。

直到2021年,高溢价土地仍然是不少城市地产市场的“强心针”。

2016年10月,佛山开始实施限购区土拍限价。但2020年4月,佛山又开始大范围取消了土拍限价。

2020年佛山出让110宗经营性用地,共计收入1243.83亿元,同比大增70.01%。

据统计,2021年1~3月佛山合计网签成交321.35万平方米商品住宅,同比增长94.8%,累计网签套数达28660套,同比增长93%,一季度成交总额高达563.55亿元,刷新近5年历史新高,且同比大涨122.6%。

土地财政的终局?

房价上涨、土地财政依赖,似乎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刻。

有消息透露,自然资源部在2021年8月曾召开闭门会议,明确要求二批次核心城市土地出让政策调整,规定单宗住宅用地溢价率不得超过15%,且不得通过提高起拍价方式调整溢价率。

易居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严跃进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深圳等城市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体现了地产限价政策继续从紧从严的导向。过去全国不少城市有各类限价政策,但是深圳等城市显然不满足既有的限价政策,在既有基础上进一步调低限价的价格线,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价格的稳定。

不少分析称,除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15%的土地溢价率,也在倒逼地方政府逐步走出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

广东住房政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师李宇嘉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多年以来,国内很多城市依靠盖新房扩张城市的边界,这个过程已经趋于结束。很多城市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以后,建设用地的规模将得到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发展想靠新增低成本供地去卖房,是不可持续的”。

早在2018年,时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就表示,城市的迅猛扩张是一个“非常态”,中国城市大规模扩张的“高潮”已经过去,未来城市的更新将是“常态”。

刘守英也对媒体表示,随着城市化速度下降以及“以地谋发展”模式潜在的诸多问题不断暴露,土地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功能将不再继续,新一轮的土地管理制度应契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

2021年6月,国家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通知,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4项政府非税收入,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这是在土拍设溢价率红线之外,今年事关土地财政的另一则重磅消息。土地财政的终局,或许已经到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廉价”妈妈通常有这5个特征,若一个没中,恭喜你,孩子有福了

“廉价”妈妈通常有这5个特征,若一个没中,恭喜你,孩子有福了

C妈学堂
2025-05-11 15:02:07
真炸裂!李晨和baby的瓜爆了,大家都等着看戏

真炸裂!李晨和baby的瓜爆了,大家都等着看戏

猪小果的泡泡糖
2025-03-20 13:22:34
坐地铁公交可以抵扣房贷,武汉已有人成功

坐地铁公交可以抵扣房贷,武汉已有人成功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05-11 11:02:06
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

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

时尚的弄潮
2025-05-11 16:14:56
出发多哈,王楚钦又买豪车,蒯曼美甲,曼昱换教练,孙颖莎破纪录

出发多哈,王楚钦又买豪车,蒯曼美甲,曼昱换教练,孙颖莎破纪录

东球弟
2025-05-11 15:16:19
笑死了!印度网友提问为啥被叫阿三?中国网友开启大忽悠模式!

笑死了!印度网友提问为啥被叫阿三?中国网友开启大忽悠模式!

游古史
2025-01-20 11:00:27
让张靓颖戴眼镜的人真是个天才,谁懂推眼镜那一下

让张靓颖戴眼镜的人真是个天才,谁懂推眼镜那一下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5-10 12:15:59
美众院全票通过法案,撕毁联合国决议:拒绝承认台湾地区属于中国

美众院全票通过法案,撕毁联合国决议:拒绝承认台湾地区属于中国

苏浩
2025-05-10 16:31:49
居民存款被“锁死”?2025年起,个人存取现金将全部按“新规”来

居民存款被“锁死”?2025年起,个人存取现金将全部按“新规”来

发姐谈房
2025-04-10 16:10:14
李连杰打破不和传闻,首晒黄秋燕二女儿照片,36岁李苔蜜让人欣慰

李连杰打破不和传闻,首晒黄秋燕二女儿照片,36岁李苔蜜让人欣慰

温读史
2025-05-10 17:04:18
印巴空战是美国和欧洲联手给中国挖的坑,妄图让中式武器出丑

印巴空战是美国和欧洲联手给中国挖的坑,妄图让中式武器出丑

Ck的蜜糖
2025-05-10 23:24:11
勇士97-102输森林狼,1-2落后!这一战,勇士这5名球员露出原形

勇士97-102输森林狼,1-2落后!这一战,勇士这5名球员露出原形

毒舌NBA
2025-05-11 11:26:22
首都机场遭空袭“完全瘫痪”,特朗普急喊住手?

首都机场遭空袭“完全瘫痪”,特朗普急喊住手?

精英出鞘官方
2025-05-10 17:11:18
朱孝天独自现身成都喝茶,脸黑苍老像农村大爷,买10块钱瓜子花生

朱孝天独自现身成都喝茶,脸黑苍老像农村大爷,买10块钱瓜子花生

追风小狗
2025-05-08 21:44:32
C919扩产能新消息

C919扩产能新消息

林子说事
2025-05-11 14:00:08
北京楼市:失控,90%的小区都下降了…

北京楼市:失控,90%的小区都下降了…

北京房姐
2025-05-10 17:10:46
女儿在家啃老十年选择自杀,母亲整理遗物,查看存折余额后彻底崩溃

女儿在家啃老十年选择自杀,母亲整理遗物,查看存折余额后彻底崩溃

荔枝人物记
2025-03-20 17:49:15
红场阅兵结束后,不到24小时,一架专机飞往中国,一待就是5天

红场阅兵结束后,不到24小时,一架专机飞往中国,一待就是5天

国际阿尝
2025-05-10 14:16:03
收复台湾地区,还在等什么?美军将领:2大阻碍决定,难如登天

收复台湾地区,还在等什么?美军将领:2大阻碍决定,难如登天

老范谈史
2025-05-03 20:55:47
感动!世台联《镜报》发声:停止对赵心童的质疑!卡特之流尴尬

感动!世台联《镜报》发声:停止对赵心童的质疑!卡特之流尴尬

二月侃事
2025-05-11 13:25:33
2025-05-11 18:07:00

头条要闻

媒体:印度被巴方打回原形 被迫接受"地区大国"的现实

头条要闻

媒体:印度被巴方打回原形 被迫接受"地区大国"的现实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陈晓东吐槽权志龙演唱会 说实话遭围攻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健康
房产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孩子说的有道理吗

家居要闻

整洁宽敞 黑白木色拼接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军事要闻

印巴停火后互称击落对方无人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