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21前瞻丨楼市调控下一步:回归民生与良性循环

0
分享至

 对于房地产业来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的信号向来不容忽视。在2016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住不炒”)首次被提出,从而开启了房地产向居住、民生属性回归的时代。

至今,以“房住不炒”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已经延续了5年之久,且在不断加码之下,此轮政策的力度、范围和时长均属空前。

在政策作用下,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开始告别周期性波动,逐渐走向平稳。但到2021年下半年,政策的叠加效应使得部分企业陷入偿债危机,整个行业的流动性也一度受到影响。

9月以来,监管部门出手纠偏,房地产信贷环境有所缓解。此后,监管层的措辞也出现一些新变化。12月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与过去相比,“良性循环”为近期的新提法,“合理”二字也在近期频繁出现。

这些信息有助于对楼市调控思路更好地进行判断。分析人士认为,在保持调控政策思路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调整,将是现阶段重要的调控思路,这种思路有望体现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从政策着力点看,弱化投资属性仍是主要思路,以保障类和刚需为主的民生需求,则是政策支持的重点。

加强民生属性

自2016年以来,“房住不炒”一直是楼市调控的基本原则。过去五年(2016年到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除2017年外,其余四次均明确提及“房住不炒”。

进入2021年,“房住不炒”依然是楼市政策的关键词。从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开始,监管部门又多次提及这一概念。尽管未出现在12月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稿中,但这一调控原则的延续和深化,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房住不炒已经从一项调控政策,内化为一种价值观。”北京某大型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经过近几年的调控“洗礼”,这一表述蕴含的去投资、去杠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他认为,即便“房住不炒”未能出现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这种思路也不会调整,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会发生变化。“房住不炒、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几个原则不会有变化,这已经被证明过了。”

近几年,在回归居住属性的同时,监管层对房地产的定位也有细微的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2018年和201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房地产的表述,被放在改善民生的工作大项之下。2020年,房地产被单独列为次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但作为补充,会议同时表示,“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

也即,房地产的民生属性逐渐被强调。

这种变化背后蕴含着政策着力点的微调。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此前,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已被提上日程。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的信号也显示,保障房的建设将会加速。

“保障性住房建设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房地产投资下行的压力,也能够推动实现租购并举住房体系实现,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许小乐说。

他表示,今年国家出台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新品类,通过土地、金融、财税政策支持,提升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开发速度。根据住建部披露的数据,2021年1-9月,全国已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72万套,占全年计划的76.9%,完成投资775亿元。由此估算,2021年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总投资额将超过1000亿元。

民生属性同样体现为对刚需的支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即被认为是民生属性的体现。在很多机构的解读中,这部分“合理住房需求”,以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为主。

继续“合理化”调整

在监管部门近期的表态中,“合理”一词已经多次出现。12月3日,在针对个别重点房企债务违约事件的表态中,银保监会表示,将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证监会也在同日强调,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正常融资。

此处的“合理”体现在开发端,主要针对房地产企业。加之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对消费端合理需求的支持,体现出政策在前后两端都有纠偏倾向。

今年下半年,在严格的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实施下,部分企业陷入偿债危机,整个行业的流动性也受到影响,市场信心一度跌入谷底。同时,按揭贷款的审批和发放也明显放缓,购房行为出现梗阻。

10月15日,央行在新闻发布会上做出回应,将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业的一致性紧缩称为“短期过激反应”。央行亦称,两部委(央行、银保监会)已于9月底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调研,目前,房地产相关信贷已经“破冰”。据了解,北京部分银行的贷款额度比之前充裕,由于审批加速,放贷周期也有所缩短。相比之下,今年第三季度,部分银行的按揭贷款发放周期一度在半年以上。

在开发端,有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银行对开发贷的审批周期也有所缩短,“下半年一些项目被停贷,现在又开始重启。”

尽管信贷环境尚未恢复到上半年的水平,但政策的纠偏,已使部分区域市场出现回暖迹象。这些合理化举措,也被认为是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思路的体现。

此前的11月底,刘鹤副总理发表《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曾提到“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中国指数研究院指出,中央多次提及“良性循环”,亦表明监管层已关注到当前市场循环路径遇阻带来的风险。

有机构认为,鉴于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市场变化,“良性循环”的思路有望体现在明年的楼市政策导向中,但政策纠偏的力度不会很大。 

中国指数研究院表示,一方面,部分热点区域首套房房贷利率仍有下调预期,银行放款周期有望进一步缩短;另一方面,房企开发贷和并购贷款合理发放,亦有助于个别短期流动资金压力较大房企纾困。同时,此前偏紧的地方政策也有望迎来微调改善。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国将宣布“武装乌克兰”新计划

美国将宣布“武装乌克兰”新计划

新京报
2025-07-14 11:43:02
杨议灵堂晕倒后,梦真曝杨少华去世“真相”!给了他“致命一击”

杨议灵堂晕倒后,梦真曝杨少华去世“真相”!给了他“致命一击”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7-11 22:47:47
俄罗斯必须直面现实:归还领土100万,换取中国的全力支持

俄罗斯必须直面现实:归还领土100万,换取中国的全力支持

科技虎虎
2025-06-16 17:40:21
杨少华下葬后,杨议首次回应争议,公布宾客名单,为三哥打抱不平

杨少华下葬后,杨议首次回应争议,公布宾客名单,为三哥打抱不平

睡什么起来嗨
2025-07-13 23:29:46
养老金涨2%拉动消费?企退老人笑了:3000块养老钱,真相扎心!

养老金涨2%拉动消费?企退老人笑了:3000块养老钱,真相扎心!

阿伧说事
2025-07-13 21:28:11
1200万发炮弹到位?拉夫罗夫赶到中国,普京知道该向中国交底了

1200万发炮弹到位?拉夫罗夫赶到中国,普京知道该向中国交底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7-14 12:24:43
中山火炬开发区临海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原土地办证部经理叶子成接受审查调查!

中山火炬开发区临海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原土地办证部经理叶子成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07-14 11:31:27
为什么全世界都真怕失去美国市场?

为什么全世界都真怕失去美国市场?

林小明商业评说
2025-07-09 01:52:34
彻底毁了,考生670分报浙大,录取结果没出,却因兼职进了看守所

彻底毁了,考生670分报浙大,录取结果没出,却因兼职进了看守所

体制内老陈
2025-07-13 11:57:54
卢拉宣布反制,特朗普遇“硬骨头”,直言将对120多国收统一关税

卢拉宣布反制,特朗普遇“硬骨头”,直言将对120多国收统一关税

莫闻初道
2025-07-14 10:46:03
被批“不男不女”的毕凌,把父亲毕福剑所剩无几的体面,丢的精光

被批“不男不女”的毕凌,把父亲毕福剑所剩无几的体面,丢的精光

果娱
2025-05-26 12:36:30
英达哭到攥紧拳头:“巴图根本不稀罕我”当年有多狠现在就有多悔

英达哭到攥紧拳头:“巴图根本不稀罕我”当年有多狠现在就有多悔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07-14 08:45:27
北京今天高温持续最高气温35℃ 明天凌晨至白天降雨缓解高温

北京今天高温持续最高气温35℃ 明天凌晨至白天降雨缓解高温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07-14 14:40:40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接连两次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 14.67 亿千瓦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接连两次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 14.67 亿千瓦

IT之家
2025-07-14 09:15:03
葛斯奇又曝猛料,小S一家悉尼旅游懒理S妈,许雅钧比汪小菲幸运

葛斯奇又曝猛料,小S一家悉尼旅游懒理S妈,许雅钧比汪小菲幸运

振华观史
2025-07-13 18:05:01
14号收评:三大指数全天分化,所有人都注意,明天市场开始这么看

14号收评:三大指数全天分化,所有人都注意,明天市场开始这么看

春江财富
2025-07-14 15:14:21
美媒:加州州长纽森抨击“特朗普去看球”,“万斯去迪士尼”

美媒:加州州长纽森抨击“特朗普去看球”,“万斯去迪士尼”

东方网
2025-07-14 16:29:33
详解铁原阻击战,美军千辛万苦攻入铁原得到喀秋莎奖励

详解铁原阻击战,美军千辛万苦攻入铁原得到喀秋莎奖励

老谢谈史
2025-07-11 00:17:22
俄罗斯与乌克兰谁是战斗民族,二战早已给出答案

俄罗斯与乌克兰谁是战斗民族,二战早已给出答案

史政先锋
2025-05-08 20:09:16
女子地铁“漏尿”裤子湿了一块,却被小伙嘲笑,一旁大妈霸气回怼

女子地铁“漏尿”裤子湿了一块,却被小伙嘲笑,一旁大妈霸气回怼

大果小果妈妈
2025-07-14 13:31:33
2025-07-14 17:08:49

头条要闻

黄仁勋:不必担心中国军方会使用英伟达芯片

头条要闻

黄仁勋:不必担心中国军方会使用英伟达芯片

财经要闻

探究新茶饮赛道爆发的“内核”

体育要闻

辛纳和阿卡,正在建立一种伟大又美好的竞争关系

娱乐要闻

秦岚辛芷蕾聚餐热聊 结束直奔魏大勋家

科技要闻

DeepSeek流量下滑,这半年梁文锋都干了啥

汽车要闻

余承东亲发预告: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来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小岛秀夫官宣《死亡搁浅2》将加入中文配音!会在不久后免费更新

本地新闻

裤子那里鼓鼓的,当代都市丽人都被女装做局了

房产要闻

大利好!海口这个片区,迎来省级名校!九月即将开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