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繁华城市的湖山公园旁,有那么一处地方,红墙黄瓦、古朴庄重。在这里你能感受到,红墙内外,历史的沉淀和时代的发展。
朱墙、琉璃瓦、石板路,甚至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以及澄碧如洗的天空,随手一拍,都是艺术大片。
它,就是西普陀寺。
【西普陀寺实景图-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西普陀寺原名白云寺,始建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以前。
相传寺庙破土动工之日正值酷暑,众僧顶着炎热艰难建庙,忽然一阵青烟平地升起,顿时凉风习习。至上梁之日,大殿白云缭绕,白鹤群舞,片刻后白云逐渐升空,徐徐向东而去,殿中大梁已牢牢固定在庙宇上空,众僧侣见此奇景,纷纷向白云顶礼膜拜,高呼“白云佑我四方乡亲”,因而得名。
【西普陀寺实景图-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这座已存在了300余年的寺庙,最近,以贵阳小故宫之名在小红书上爆火。据千瓜数据平台统计,#贵阳西普陀寺#话题相关笔记浏览量高达18.88万。
西普陀寺小红书笔记-数据来源于蝉妈妈】
【西普陀寺笔记-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自带高级复古油画感的红墙上,留下斑驳的光影,让人仿佛置身故宫的城墙之下。寺内缭绕的香火、满树金灿的银杏、回环勾连的栈道和承载了人们心中所愿的祈福树也成为了众人打卡之地。
【西普陀寺实景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普陀寺的爆红,不仅是因为故宫式的红墙黄瓦,“位于4A级风景区泉湖公园旁,占有新城核芯区难得的自然湖资源——泉湖”也为其引入了巨大客流。两者相互联动、闹中取静,在高楼林立的闹市中给予浮躁的世人一方净土,这才是最本质的原因。
【西普陀寺实景图-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西普陀寺实景图-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从二号线坐到泉湖公园站,出了地铁A口就能到。红墙瓦黛,绿树婆娑,前来打卡的很多人都说,去不了北京的故宫,就来贵阳西普陀寺吧。
据寺庙管理人员介绍,仅在12月4日周末当天,进入寺中烧香的游客就突破1万人,大多数游客都是搭乘地铁2号线而来。在这座区域的引流上,便利的交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大家总觉得旅游景点一定要是历史古迹,或者山清水秀的风景;但是却没想到它也可以和地铁线有密切的联系。地铁2号线的泉湖公园站就将交通和风景这两个名词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在地铁未启用之前,我们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就是看城市主干道的能级。
作为贯穿观白交通动脉的金阳北路,早在2000年就已通车,连通白云区政府圈与观山湖金融城,坐拥庞大市政红利。位于云峰大道侧还设有5处公交站,111路、237路、256路等约13条公交线途径此处。
【周边交通路网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完善的多维交通已然成形之后,泉湖这块区域5公里内,有着2平方公里以上高端住宅综合开发的蓝图。
游走在这片城市稀缺的湖山,空山十一景的天然美感、湖泊呈现的自然光晕,以及与水无缝临近且极具现代感的建筑……这些可以瞬间与灵魂产生共鸣的元素,在传递现代主义美学的同时,很难不让来人联想这份极致的源起。
秉持着“选择主流城市、锁定主流地段、关注主流人群、建筑主流产品、传播主流价值”的5个主流原则,中海第二子,选择了与湖而语。
没有人不热爱这块土地,在贵阳湖居时代的发展轴上,阿哈湖、观山湖、阅山湖为代表的开发已趋于饱和,泉湖即将成为最后一块城市中轴上的湖居之地。
事实上,在贵阳城市的语境里,泉湖已经成为一个IP,自带粉丝、流量和滤镜。资源位置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如果说10年前的泉湖旁,是传统别墅区的试点地;那么10年后的今天,泉湖已然豪宅林立。贵阳多山、少水的城市基本面非常能说明泉湖的价值,囊括了白云区政治中心,和北拓中轴线上本身具备的城市资源吸附能力。
带着城市的荣光,泉湖,在等一个懂它的开发者。
好在,中海同样高光,再次以湖为名——理解城市,尊重土地,再一次创造极致和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