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利率稳中有降 楼市“小阳春”正在酝酿

0
分享至

进入2022年,各地楼市政策变化不断,其中房贷利率的调整引起购房者的高度关注。近期,多地房贷政策出现松动迹象,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作为楼市的“风向标”,其情况到底如何?证券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实探。

房贷额度普遍较为宽松

近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7%,5年期以上品种报4.6%,均与上月持平。不过,多个城市都陆续传出房贷利率下调的消息。就在23日,杭州也传出首套、二套房按揭利率均迎来下调的消息。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广州房贷利率下调的消息引起市场关注。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银行下调广州地区房贷利率,首套房优惠审批利率从此前的5.6%下调至5.4%,二套房优惠审批利率从此前的5.8%下调至5.6%。此外,广州一家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该政策从21日开始到下次相关政策公布前有效,每家银行具体下调点数不一,但不会有很大区别。

对此,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这些都是供求关系作用的结果,当整体成交量下行后,对按揭的需求就会下降,按揭供求关系逆转,导致利率下降,银行要做生意,自然只能降低利率了。此外,近期按揭额度都有增加,利率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而在上海,记者走访得知,目前上海地区各家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普遍为4.95%,二套房贷利率为5.65%。一家本地银行某支行行长向记者证实了上述房贷利率,“很多人认为上海房贷利率也会有所下调,相比去年下半年无论首套房还是二套房都下调了5个基点,但这也是跟随今年1月份5年期LPR下调而调整的。”

“上海的房贷利率本来就没其他城市高,而且上海楼市还这么热,尤其是一些网红楼盘,因此上海房贷利率很难下调。”该支行行长表示,“房贷放款目前不用排队,额度控制等这类的窗口指导也没有了。”多位上海房产中介人员均向记者表示,房贷放款时间比之前大幅加快,“去年最艰难的时候,放款需要排队,最长的要6个月后才能放款,目前2个月内肯定可以放款。”

而在北京和深圳,房贷利率目前也维持稳定状态。在深圳,记者致电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房贷客户经理,对方告知目前首套房贷利率为4.9%,二套房贷利率为5.2%,放款速度也比较正常,目前没有收到继续下调房贷利率的通知。而在去年年底,深圳主流的首套房房贷利率为5.1%,二套房为5.6%。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中房贷利率最低的城市,房贷利率也比较平稳。

市场氛围有所转暖

有业内人士表示,利率下调给购房者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购房成本下降,另外,房贷利率降低落实了信贷端口的放松,极大提振购房者信心,将进一步激活合理住房消费需求,尤其是对贷款利率更为敏感的刚需购房者更有动力进入楼市。就在2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1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全线“转涨”。

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贷利率下降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看房的人多了很多,过完年了该买的还是得买。”在上海,有房产中介人员向记者透露,春节后他所在的门店,已成交3套二手房,“节前一些挂牌价较低的房源几乎卖完了。”

“虽然市场成交量未能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反弹走势,但从周成交量来看,今年1月前三周基本与去年12月同期持平,同时考量到春节假期因素,上海二手住宅市场的回暖行情仍在延续。”上海信义房屋分析师吴洁表示,“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且1月以来各大型金融机构明显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今年2、3月楼市小阳春可期。”上述房产中介人员还向记者表示,春节后二手房不仅成交量上升,新挂牌的房源价格也有所上浮。

而在深圳,记者从福田区多位房产中介经理了解到,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最近看房的接待量还是出现小幅上升。“整体调控环境跟去年下半年相比有所缓和,一些观望的购房者最近也频频联系我们。”有房产中介人员如是说。不过,对于“小阳春”能否出现,受访的中介经理依旧保持谨慎,特别是深圳二手房参考价仍在发挥强效。最新数据显示,上周深圳二手住宅市场备案量环比上涨近三成,虽有所回升,但仍没有突破300套,短期内或处于低位水平。不过,与二手房市场不同,深圳新房仍在加大推销力度,特价房、高佣金等现象层出不穷,房企也想趁着市场氛围转暖加快去库存的速度。

而在北京朝阳区安贞街道,多位中介告诉记者,近期成交量有所增多。此外,受到局部疫情反复和元旦、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购房需求释放受到一定抑制和延迟,但近期信贷政策相对宽松,因此带动了房价微涨。

近日,山东菏泽、重庆、江西赣州等城市先后传出房贷政策松动消息,主要方式就是降低首付比例。此外,多地公积金贷款政策也发生变化,年内多个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明显放松,同时房贷放款周期也呈缩短态势。记者采访发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主要银行,目前房贷首付比例未有变化,首套房贷首付比例仍为三成。而在深圳,近日有房产中介以开发商“送首付”为由推销坪山区的一处新房项目,但随后被开发商告知为“虚假宣传消息”。

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累积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超过80次,其中超40城发布了稳定楼市的政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当前放松有三个重要的信号。首先,首付比例下调和限购松绑是房地产放松政策中影响较大的两个工具,也是鼓励住房消费的重要举措。其次,当前部分城市首付比例下调后,预计后续部分城市也会有松绑行动。最后,当前全国70城房价已经显示楼市在“挣扎”走出低谷期,后续随着信贷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市场的冬季也会逐渐进入春季。李宇嘉则强调,目前市场需求仍比较弱势,预期需要时间恢复,下调按揭利率,并形成持续下调的预期,对需求的激活有帮助,但在长效机制架构下,楼市会趋稳但很难大幅上涨。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再见绿衫军!杰伦布朗互换交易曝光,2.07亿巨星或联手塔图姆

再见绿衫军!杰伦布朗互换交易曝光,2.07亿巨星或联手塔图姆

条条爱侃球
2023-03-22 20:56:20
罗海琼: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在37岁高龄嫁给富豪老公费麒

罗海琼: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在37岁高龄嫁给富豪老公费麒

文娱阁四当家
2023-03-22 14:43:51
立陶宛开启多米诺骨牌第一张

立陶宛开启多米诺骨牌第一张

三界视界
2023-03-22 18:56:00
张译,该停一停了!

张译,该停一停了!

娱圈小侦探儿
2023-03-22 09:20:46
着实没想到!司马南在美国的不雅照片被人晒出?手里大量房产?

着实没想到!司马南在美国的不雅照片被人晒出?手里大量房产?

Lu路先森
2023-02-23 15:11:40
哈登三方交易曝光:单场71分巨星或加盟,后场双枪助恩比德争冠

哈登三方交易曝光:单场71分巨星或加盟,后场双枪助恩比德争冠

条条爱侃球
2023-03-22 20:51:20
好色院长刘松涛,随身带着安全套!自称:招人喜欢,没办法

好色院长刘松涛,随身带着安全套!自称:招人喜欢,没办法

顾礼先生
2023-03-22 17:09:08
我54岁,和亲家公搭伙过,他每月给我8500,我还是一天也不想过了

我54岁,和亲家公搭伙过,他每月给我8500,我还是一天也不想过了

小奴才飞雪
2023-03-22 12:58:51
娱乐圈的水有多深?21岁女星和影帝演床戏,却假戏真做

娱乐圈的水有多深?21岁女星和影帝演床戏,却假戏真做

一念花开故事
2022-12-30 12:39:04
莫斯科前奔驰工厂将生产中国高端汽车,具体品牌暂未透露

莫斯科前奔驰工厂将生产中国高端汽车,具体品牌暂未透露

极目新闻
2023-03-21 18:43:23
老百姓跪地哭求:专家们不要再建议了,再建议下去就要断子绝孙

老百姓跪地哭求:专家们不要再建议了,再建议下去就要断子绝孙

吴学华看天下
2023-03-22 12:06:46
李冰洁横扫4金后谈感受:要是奥运会能这样就好了

李冰洁横扫4金后谈感受:要是奥运会能这样就好了

新京报
2023-03-22 12:05:07
朱珠这种衣服都能穿出门,三角形的裤边,穿出了女人的那种媚味

朱珠这种衣服都能穿出门,三角形的裤边,穿出了女人的那种媚味

影苏故事汇
2023-03-17 10:44:37
利用职务便利收取财物46.1万!宁夏一人涉嫌受贿案开审

利用职务便利收取财物46.1万!宁夏一人涉嫌受贿案开审

环球网资讯
2023-03-23 09:06:38
自杀式空难并不罕见

自杀式空难并不罕见

拉上窗帘
2023-03-22 19:35:02
三星长公主陪LV总裁参观!穿掐腰西装造型封神,78岁妈妈更是优雅

三星长公主陪LV总裁参观!穿掐腰西装造型封神,78岁妈妈更是优雅

御姐风尚志
2023-03-22 23:16:12
又有反转,吕总已婚,张津瑜携孩逼宫?视频或为吕总妻子所为

又有反转,吕总已婚,张津瑜携孩逼宫?视频或为吕总妻子所为

梗中娱乐
2023-03-20 08:00:30
一男子排队买桃酥时扶了一把跌倒的老人,老人:你能送我回家不

一男子排队买桃酥时扶了一把跌倒的老人,老人:你能送我回家不

鹏飞深文
2023-03-21 17:09:16
中国何时才能攻克光刻机难题?任正非: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就妄想

中国何时才能攻克光刻机难题?任正非: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就妄想

开心老夏
2023-03-22 08:49:04
上海一24岁英语老师和高一学生保持不正当关系,两月开房44次!

上海一24岁英语老师和高一学生保持不正当关系,两月开房44次!

微史客栈
2023-03-23 06:06:46
2023-03-23 09:58:44

头条要闻

媒体:中俄元首签署"联合声明"推动和谈 多次提到北约

头条要闻

媒体:中俄元首签署"联合声明"推动和谈 多次提到北约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曝曼联收购期限推迟,两变数引发闹剧

娱乐要闻

王祖蓝公司大搞春茗 一家五口罕见现身

科技要闻

微软AI全家桶上新啦!GPT-4进军GitHub

汽车要闻

福特发布电动探险者 MEB平台打造 竖屏可升降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亲子
手机
教育

一同感受“极创遨游”中国国际时装周日程发布

本地新闻

塌房的橄榄菜,在潮汕餐桌上到底啥地位?

亲子要闻

清华教授:避免孩子被人工智能取代,一定要培养娃的两个技能

手机要闻

体验过OPPO Find X6 Pro,我总结了四个字:「脱胎换骨」

教育要闻

学生点外卖被按倒训斥,不是学校管理正确姿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