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0
分享至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7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政策

指导意见的出台正值《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实施一周年。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完善领导机制、出台配套支持措施,推进优化生育政策任务落实,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为了让政策福利进一步惠及民众,指导意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从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引导和服务管理等7个方面,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提出20项具体政策。

各地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

根据指导意见,“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支持开展10个左右儿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儿科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儿科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2022年,全国所有地市要印发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国家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带动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和社会投资。公办托育机构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加强对普惠托育机构收费的监管。

指导意见还提出,各地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职工假期待遇。国家统一规范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支付政策,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保障生育保险基金安全。指导意见对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对促进积极生育的支持措施,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也作出了具体安排。

指导意见强调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推动用人单位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相关措施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探索开展妇女平等就业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

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指导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人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密切协同配合,加快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关注1

政策覆盖到生育相关各个层面

指导意见就托育、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保障等多领域提出了相应的生育支持政策,要求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

“去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了三孩政策,到现在正好一年多,这期间各省份在生育支持方面进行了探索,产生了一些特色性的做法。指导意见对这些行之有效的地方性措施进行了提升和概括,相比之前原则性的生育政策更加具体。”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表示:“但不意味着各地的探索可以停止,或者一刀切地推行了,恰恰相反,不同地区仍要根据自己的人口形势和需求继续探索经验,这才是精准的政策支持。”

她表示,过去一年中,生育假期的相关制度基本得到了覆盖和完善;在经济支持方面,有的地方通过直接发钱、有的通过住房倾斜来进行;服务支持主要是托育服务制度的完善和建立。

突出政策的综合性也是指导意见的特点之一。宋健说,这是首次由17个部门共同就生育支持的议题发文,政策覆盖到生育相关的各个层面,甚至不光关注新生人口。“譬如这次文件还提到了‘一老一小’。人口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不仅仅与新生儿相关,低生育率的持续会带来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也是需要关注的群体。”

根据指导意见,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的指导,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及时细化配套措施,推动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不断完善服务管理制度。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强化重要政策统筹研究和督促落实。完善优化生育政策目标管理责任制,研究建立指标体系,监测评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成效。

关注2

探索开展妇女平等就业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

指导意见就“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单独成章。

“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是过去一年大家不断在提到的。现在生育率低主要是因为年轻人没有很强的生育意愿,压力很大,如果能解决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应该会有助于生育信心的提升,这也需要各行各业来共同推进。”宋健表示。

指导意见提到了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等3项措施。具体来说,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学校、社区、群团组织等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

女性权益保障也写入其中。指导意见明确,推动用人单位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相关措施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加强监管执法,健全司法救济机制,探索开展妇女平等就业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

不过宋健坦言,如何从家庭、单位、政府等各个层面,建立合理、可持续的生育成本分担机制,仍是生育政策调整以来被讨论甚至质疑最多的问题。其中,职场对于女性潜在的歧视甚至排斥仍然存在,这是世界性的难题,需要不断探索,文件中提到的健全司法救济机制至少提供了一个渠道;信息时代,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以通过线上办公、弹性办公,让家庭兼顾养育和工作。

关注3

分娩镇痛、辅助生殖或将纳入医保

记者注意到,在医疗服务方面,除了对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出生缺陷防治等“传统”项目提出要求,此次指导意见还提及了分娩镇痛。

具体的政策要求包括,扩大分娩镇痛试点,规范相关诊疗行为,提升分娩镇痛水平;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分娩镇痛在我国于2000年左右起步,当时分娩镇痛率不到1%,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在达到了30%左右。随着公益宣传的不断进行,现在很多基层医院也逐步开展这项技术,产妇自己也越来越接受了。但提高的空间还是很大。”北京妇产医院麻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车向明告诉记者。

她介绍,这一技术在国内的推广,一方面受制于传统观念,有时产妇本人接受,她的家人可能不接受,认为对孩子不好,甚至一些大夫也存在观念误区;一方面也受制于人力成本等现实因素。车向明介绍,麻醉医生在全国范围内都很紧缺,日常手术已应接不暇,而分娩时间漫长,镇痛费时费力,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医务人员缺乏积极性。

但她也认为,相关部门和医院在推动无痛分娩方面具备动力。“我们常说,分娩镇痛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有的产妇就冲着有无痛而选择某家医院,之后也会推荐给身边人;从健康层面,产痛的强度甚至高于癌痛,而疼痛导致人体内特定物质的增加,给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产妇、子宫内的胎儿都带来不良影响,譬如增加了胎儿在子宫发生酸中毒的风险。镇痛降低了这些风险因素。”

她表示,在现实层面,推广无痛分娩,需要医院制定对团队的激励机制,也需要合理的支付政策,“如果生育险总额不增加,而纳入无痛分娩,会降低孕产妇其他方面的保障。这方面应当有一个整体的考虑。”

关注4

加快制定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

有人生,缺人带,托育问题对于不少家庭、尤其是城市双职工家庭来说,是生育面临的首要难题。指导意见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写入,明确要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指导意见提到,2022年,全国所有地市要印发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和引导,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带动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和社会投资。公办托育机构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加强对普惠托育机构收费的监管。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婴幼儿照护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加快制定出台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在满足学前教育普及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记者了解到,各地正陆续推进完善托育体系的工作。如北京在今年下半年启动了普惠托育试点工作,考虑家庭就近就便的托育需求,重点支持社区办托、用人单位办托,新建一批普惠托位;《广州市人口发展及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机构,优先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鼓励有学位空余的幼儿园依据相关标准开设托班。

宋健表示,托育服务缺口较大,但各地差异也很大,如大城市和小城市对托育服务的需求不一。对各地政府来说,首先要摸清真正的需求,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此外,指导意见再次提到,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也可享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根据国务院规定,自今年起,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苹果渠道降价 iPhone 16 Pro叠加国补后到手价5499元起

苹果渠道降价 iPhone 16 Pro叠加国补后到手价5499元起

TechWeb
2025-05-11 12:01:22
巴基斯坦外长:巴基斯坦和印度已达成立即生效的停火协议!有危险!

巴基斯坦外长:巴基斯坦和印度已达成立即生效的停火协议!有危险!

占豪
2025-05-10 20:31:34
利润暴跌43%,百年老字号全聚德的困局:卖烤鸭不如买理财?

利润暴跌43%,百年老字号全聚德的困局:卖烤鸭不如买理财?

子弹财经
2025-05-10 18:37:59
段冉:巴特勒末节体能下滑命中率暴跌 不得不感叹岁月对他的侵蚀

段冉:巴特勒末节体能下滑命中率暴跌 不得不感叹岁月对他的侵蚀

直播吧
2025-05-11 12:22:25
水豚出逃40天至今未归,江苏扬州一动物园发悬赏公告

水豚出逃40天至今未归,江苏扬州一动物园发悬赏公告

澎湃新闻
2025-05-11 11:20:28
外媒:普京提议重启俄乌直接谈判后,特朗普就俄乌冲突作出表态

外媒:普京提议重启俄乌直接谈判后,特朗普就俄乌冲突作出表态

环球网资讯
2025-05-11 13:16:27
印度传来捷报!终于打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印度传来捷报!终于打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影孖看世界
2025-05-10 22:16:30
换手机为啥不建议选256GB的,原因主要有3个,懂的都懂

换手机为啥不建议选256GB的,原因主要有3个,懂的都懂

锤不倒的拖油瓶
2025-05-10 14:54:18
樵夫砍柴放生母蛇,一天他准备去吃席,夜里蛇托梦:和乞丐坐一桌

樵夫砍柴放生母蛇,一天他准备去吃席,夜里蛇托梦:和乞丐坐一桌

白云故事
2025-05-06 15:05:03
广州突发 一商场改建致大楼墙体开裂 居民愤然投诉 记者探访 官方回应

广州突发 一商场改建致大楼墙体开裂 居民愤然投诉 记者探访 官方回应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5-05-11 14:09:52
中美两轮会谈,美财长苦笑,专机深夜抵华,美媒称中方胜出。

中美两轮会谈,美财长苦笑,专机深夜抵华,美媒称中方胜出。

张鴘喜欢软软糯糯
2025-05-11 14:02:07
中美瑞士会谈10小时,未达成协议但特朗普称“非常好”?周日继续

中美瑞士会谈10小时,未达成协议但特朗普称“非常好”?周日继续

国际情爆猿
2025-05-11 10:35:50
巴基斯坦外长:要不是中国要求克制,本来有机会击落印度15架战机

巴基斯坦外长:要不是中国要求克制,本来有机会击落印度15架战机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5-09 14:03:31
段奕宏的脸怎么了?他怎么越来越像梁朝伟了?

段奕宏的脸怎么了?他怎么越来越像梁朝伟了?

TVB的四小花
2025-05-11 08:17:52
巴特勒怒了,要求球队不应担心库里回不回来的问题,要专注赢球

巴特勒怒了,要求球队不应担心库里回不回来的问题,要专注赢球

阿雄侃篮球
2025-05-11 16:26:23
曼城爆冷战平圣徒!英超争五形势:三队同积63分卡线,维拉最凶险

曼城爆冷战平圣徒!英超争五形势:三队同积63分卡线,维拉最凶险

雷速体育
2025-05-11 11:09:14
北京vs广厦G3前瞻:周琦PK胡金秋决战“小天王山”无中国裁判执裁

北京vs广厦G3前瞻:周琦PK胡金秋决战“小天王山”无中国裁判执裁

狼叔评论
2025-05-11 16:02:24
曝窦骁何超莲已离婚,男方向女方索要8000万,两人已5个月未互动

曝窦骁何超莲已离婚,男方向女方索要8000万,两人已5个月未互动

小咪侃娱圈
2025-05-08 14:36:12
羽坛名将李宗伟:36岁患癌喉咙全烂,花近1000万治疗,如今怎样?

羽坛名将李宗伟:36岁患癌喉咙全烂,花近1000万治疗,如今怎样?

TVB的四小花
2025-05-11 08:46:18
亚洲最大红灯区的女人们,阴道、肛门、内脏甚至骨骼,都明码标价

亚洲最大红灯区的女人们,阴道、肛门、内脏甚至骨骼,都明码标价

午夜故事会
2023-08-24 20:23:54
2025-05-11 16:44:49

头条要闻

女演员李凯馨被指"知三当三" 前助理还帮忙买过避孕套

头条要闻

女演员李凯馨被指"知三当三" 前助理还帮忙买过避孕套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S妈撒谎实锤!马筱梅亲切喊她徐妈妈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孩子说的有道理吗

家居要闻

整洁宽敞 黑白木色拼接

数码要闻

华硕天选 2025 新品发布会定档5月19日,有望推出 RTX 5060 新机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