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政策密集定调 房地产或成扩内需重要手段

0
分享至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时表示。

这一来自高层对房地产市场的最新发声,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上述表态中提到的“新举措”令业内十分期待。

16日,在上证指数收盘下跌0.25%、创业板指跌1.28%的情况下,A股房地产板块逆势走强,房地产指数(801180.SWI)上涨1.46%,海南高速(000886)(000886.SZ)、格力地产(600185)(600185.SH)、陆家嘴(600663)(600663.SH)、苏州高新(600736)(600736.SH)等多股涨停。

需求端刺激政策或有空间

房地产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就在两天前的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下称《纲要》)。在住房方面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等。

刘鹤表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此次讲话从稳地产政策、房地产行业地位等多个视角明确了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

植信投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表示,长期来看,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尽管房地产市场短期运行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但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未来国内房地产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房地产投资已具备止跌企稳条件

促进楼市回暖的关键在于纾困房企和稳定市场预期。近期房地产纾困政策陆续落地,也持续推动了房地产市场信心和活力恢复。

金融支持地产融资“三支箭”连发,从“第一支箭”银行信贷融资打开,到“第二支箭”债券融资支持,再到“第三支箭”股权融资重启,三支箭连续落地对房企融资提供多维支撑。业内认为,当前对于地产政策底已经明确,行业最危险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

据开源证券统计,在“第一支箭”落地之后,截至12月上旬,包括6家国有大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已宣布和房地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给予意向性授信额度,约80家全国或地方性房企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累计授信额度超3万亿元。

“第二支箭”落地之后,增信支持下民企发债融资逐渐修复。截至12月上旬,已有8家房企宣布储架式注册发行意向,申请规模达1210亿元。

11月28日,证监会决定在房企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宣布停摆多年的股权融资重新开闸,“第三支箭”落地。截至12月上旬已有18家房企披露再融资计划。

“房地产或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心,地产‘三支箭’等供给端政策已‘应出尽出’,需求端刺激政策可能仍有放松空间。”国泰君安(601211)12月15日研报提示,关注12月20日LPR降息的可能。

不过,在居民购房意愿偏低、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下,多个政策叠加尚未扭转市场低迷态势。政策见效、市场企稳仍需要时间。

11月单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降幅超三成,降幅较10月分别扩大10个和8.5个百分点,11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19.9%,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超50%。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从供应端来看,11月“金融16条”“三支箭”的加快落地,修复了企业端预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但目前授信资金、发债和股权融资等更多处于初期阶段,资金真正落位仍需要时间,短期企业资金压力仍在。

马泓认为,尽管近期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未有明显缓解,但在“保交楼”等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房企资金状况边际改善,房屋竣工及施工进程有所加快,房地产投资已具备了在明年逐渐止跌企稳的条件。

“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刘鹤在上述致辞中指出。

近期伴随国内疫情冲击影响,11月经济数据走弱。按国泰君安测算,11月单月GDP增速较上月大幅回落1.5个百分点。

不过对明年经济恢复增长,机构有比较一致预期。华泰证券(601688)12月11日表示,维持2023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8%的预测,但明年增长路径或将较此前预期更为“陡峭”。

“我们认为,在目前经济已处底部区域的情况下,更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变化带来的积极预期。”中航证券12月15日表示,中长期看,我国经济触底反弹、逐步企稳的趋势较为明确。我国经济有望在磨底2到3个月后,在明年上半年实现回稳向上。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4亿欧入账!每体:巴萨获得的14.5亿欧融资已准时准点到账❗

14亿欧入账!每体:巴萨获得的14.5亿欧融资已准时准点到账❗

直播吧
2023-06-02 15:11:04
销售火爆!价格上涨3倍!批发商拿不到货,什么这么火

销售火爆!价格上涨3倍!批发商拿不到货,什么这么火

中国经济周刊
2023-06-02 09:56:15
“芯片战”彻底输了!4000亿利润送给美国,外媒:恐怕全盘托出!

“芯片战”彻底输了!4000亿利润送给美国,外媒:恐怕全盘托出!

讲者普拉斯
2023-06-01 22:29:32
06年郑大护士遭领导强奸,自己却被判死刑,死前为啥高兴到痛哭?

06年郑大护士遭领导强奸,自己却被判死刑,死前为啥高兴到痛哭?

社会奇闻君
2023-06-01 19:40:02
王文涛部长赴商务部幼儿园看望师生

王文涛部长赴商务部幼儿园看望师生

商务微新闻
2023-06-01 20:26:13
触碰国家底线,三位明星被永久除名“国家一级演员”称号

触碰国家底线,三位明星被永久除名“国家一级演员”称号

大拿娱鉴
2023-06-02 16:53:10
“敢反抗,给我打”西安男子抵抗执法,拿大刀反杀城管,致1死8伤

“敢反抗,给我打”西安男子抵抗执法,拿大刀反杀城管,致1死8伤

美乐蒂爱音乐
2023-06-02 08:57:22
曝女博士给导师当小三上位,导师献殷勤送其多篇顶级文章

曝女博士给导师当小三上位,导师献殷勤送其多篇顶级文章

可达鸭资讯
2023-06-02 12:11:35
大战打响!北约宣布正式出兵,中俄紧急发声!

大战打响!北约宣布正式出兵,中俄紧急发声!

大嘴说天下
2023-06-01 23:00:25
美媒:在这方面,“中国的经验将非常重要”

美媒:在这方面,“中国的经验将非常重要”

参考消息
2023-06-02 11:13:33
突发!一女子在昆明长水机场航站楼前取行李被撞,不幸身亡

突发!一女子在昆明长水机场航站楼前取行李被撞,不幸身亡

环球网资讯
2023-06-02 18:32:23
在十大将帅中,有三个人与彭老总的关系不和,他们分别是谁

在十大将帅中,有三个人与彭老总的关系不和,他们分别是谁

绍兴文史
2023-04-22 09:32:42
41岁宋慧乔秀双腿,暴露身材比例秒变五五分,一身珠宝超25万

41岁宋慧乔秀双腿,暴露身材比例秒变五五分,一身珠宝超25万

萌神木木
2023-06-02 18:45:37
重磅!6月2日上午!中央纪委紧急通报:2位“巨虎”高官被逮捕!

重磅!6月2日上午!中央纪委紧急通报:2位“巨虎”高官被逮捕!

情感故事留声机
2023-06-02 09:50:17
痛心!被撞身亡的小学生妈妈也走了!知情人透露关键信息,太可怜

痛心!被撞身亡的小学生妈妈也走了!知情人透露关键信息,太可怜

伊印
2023-06-02 18:48:20
日德断供高铁车轮,撕毁5.6亿大订单,美国:这次我没参与

日德断供高铁车轮,撕毁5.6亿大订单,美国:这次我没参与

关权教授
2023-06-01 18:50:05
哈尔滨美女高材生:离婚后出家当道士,卖房修道观,25岁当上住持

哈尔滨美女高材生:离婚后出家当道士,卖房修道观,25岁当上住持

社会奇闻君
2023-06-02 18:50:40
邓颖超临终前艰难吐出最后两个字:“李鹏”

邓颖超临终前艰难吐出最后两个字:“李鹏”

扶苏聊历史
2023-06-01 14:36:12
崩溃!一夜之间,全出来了

崩溃!一夜之间,全出来了

新晚报
2023-06-02 11:37:27
突发,佛山一群外国人餐厅惹事动手,被国人暴打,更多细节流出

突发,佛山一群外国人餐厅惹事动手,被国人暴打,更多细节流出

巧桥的小城艺术
2023-06-02 14:49:17
2023-06-02 20:48:49

头条要闻

柳州纪委介入"局长与女子不雅聊天"事件:正在核实

头条要闻

柳州纪委介入"局长与女子不雅聊天"事件:正在核实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张帅:为了生存 我不能停止奔跑

娱乐要闻

黄晓明疑有新欢!女方正脸曝光不是叶珂

科技要闻

马斯克心满意足地走了,千千万万个马斯克正在路上

汽车要闻

插混大五座SUV 魏牌新摩卡DHT-PHEV售23.18万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旅游
家居
亲子

手机要闻

moto razr 40 ultra体验:精准取舍 一款很纯粹的竖向折叠屏

艺术要闻

构建书法教育的传承体系 寇学臣书教育人展在北京隆重举行

旅游要闻

张家界国家森林攻略

家居要闻

日式原木暖居,营造宁静休憩空间

亲子要闻

宝宝有这2个习惯,应该要留心眼,可能过度喂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