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全面放开限购樊纲、刘世锦等达成共识,启动楼市要靠超常规举措

0
分享至

近期,中央高层领导和中央财办相关负责人均重申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的重要性被再次提升,如何理解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过热时期推出的限购限贷政策是否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长短期内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日前,在孟晓苏牵头的“北京房地产健康发展研讨会”上,仇保兴、刘世锦、樊纲、贾康、马光远等多位知名经济学家、学者发表了观点,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房地产政策框架应及时调整,限购和现在的过时的部分政策应及时取消,要注意房地产政策的连贯性、时效性。

实践反复证明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要求,房地产的重要性被再次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重申引起了业内的关注,有业内人士都表示,时隔多年房地产再成支柱产业;也有声音质疑该提法与“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表述是否有所矛盾。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定位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人的一生中单项最大的消费就是房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表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导,研究员贾康也表示,实践反复证明中国的房地产业就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现在只是走到了中途,后面还有相当可观的发展空间。”

“当前城镇化的真实水平,不能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近65%,要看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5%,要完成真实城镇化水平60%左右,中国有15个点以上的空间。”贾康认为,“一年上一个点我们还得走15年以上,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业不是支柱产业是不可想象的。”

精瑞人居发展基金会主席,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强调,房地产政策的连贯性和时效性很重要,要明确房地产政策中哪些是方向性的不能动摇的,哪些是可以调整具有时效性的。

改变调控思维,限购限贷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

近期,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住房消费等领域还存在一些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这些消费潜力要予以释放。多位业内人士将“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指向了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据了解,年内全国各大城市关于楼市放松的政策持续不断,东莞、佛山已取消限购,南京、成都、西安等新一线城市也优化了楼市限购。

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强调,我们应尽快改变调控思维,对于限购政策不要留尾巴,中国所有的城市限购完全可以放弃,同时,不仅仅是限购,所有的“限”都应该取消。

“限购政策本来是临时办法,是在房地产过热的时候出来的,也就是在夏天你开了空调,如今已经天寒地冻你为什么还开空调(冷风)?”汇力基金董事长,原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指出,中财办要求释放住房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措施,各地应尽快调整过时的政策,从整体上全面取消限购。

孟晓苏认为,下半年以来,监管机构和各个金融机构出台很多政策来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但这些都是非核心政策,直接启动房地产市场核心政策是取消限购限贷。

在他看来,启动全国房地产市场要从一线城市开始。“已有的经验告诉我们,全国的房地产形势要靠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特别是北上深这三个城市的拉动。北京应该紧跟中央,发挥首善之区的优势地位。”

樊纲以房地产的迁移性需求为主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还有巨大潜力,主要来自于人口迁移。建议在城市群周边的中小城市取消对外地人的限购,逐步释放迁移性需求。最终通过大城市的复苏,通过企业内部资金链的传导,化解部分小城镇的债务问题和烂尾楼问题。

“现在回顾来看,房地产到了目前这个阶段实际上要软着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强调,最近我们在纠偏,房地产十六条等相关政策出台,希望后续情况有所好转。刘世锦也强调,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有相当大的扩展空间,关键在于都市圈的发力。

业内:稳房地产一定要出台超常规的措施

谈及明年的房地产形势时,马光远表示,考虑到目前市场的基本面已和过去有很大不同,所以对于明年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不要太乐观。“明年目标是先稳下来,稳下来的关键是政策一定要猛,现在政策的力度不够,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不够。”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王惠敏也指出,稳经济必须先稳房地产,而稳房地产一定要出台超常规的措施,不能简单地依靠市场制度初心解决问题。“我们绝不能寄希望通过现有的政策来促使房地产回到过去的模样。”对此,王惠敏建议把重点转移到刺激改善性购房需求。

北京市住宅房地产商会会长黎乃超认为,优化房地产政策的根本是纠行业的偏见,所以第一件事要把妖魔化、灰犀牛的说法去掉。“中国房地产行业不缺资金,不缺信心,只要政策能够到位,借着党的二十大,借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春风,地产的第二个、第三个春天一定会到来。”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宋志红认为,未来如果房地产业要平稳健康发展,要提振市场信息,尤其稳预期的话,首先要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法治化做起,法治才是深化市场机制改革的前提。

在她看来,在新的形势下,当务之急是对过去已有的现在还在生效的调控政策进行全面的评估清理,对于其中科学合理且在新形势下确实需要继续保留的政策手段,应当把它纳入法治的轨道。对于那些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政策应该果断进行废止。

“现在已经到了房地产非常脆弱的时候,我们要挽救房地产势必要大调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认为,当前房地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增强韧性。

仇保兴表示,各级政府要尽快复工复产,扭转经济预期,这是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的基础性工作;而保交楼仍是重中之重,是修复市场秩序的当务之急。他还建议扩大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多渠道扩大住房消费需求,协调好住房信贷优惠、房地产解困基金和老旧小区改造补贴等政策工具,稳住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形成风向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天水血铅异常幼儿确诊铅中毒,疑似“毒源”浮出水面:抽检的三色发糕和玉米肠卷添加剂超标

天水血铅异常幼儿确诊铅中毒,疑似“毒源”浮出水面:抽检的三色发糕和玉米肠卷添加剂超标

极目新闻
2025-07-06 00:15:13
戏子误国!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的3位明星,没有一个值得同情

戏子误国!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的3位明星,没有一个值得同情

界史
2025-06-30 17:17:02
男子刷20万后,不满女主播只陪他3天,怒而将他们开房照片曝光

男子刷20万后,不满女主播只陪他3天,怒而将他们开房照片曝光

汉史趣闻
2025-06-23 10:26:20
女孩挺5月孕肚结婚还傻笑,父母脸都黑了,网友:真不省心!

女孩挺5月孕肚结婚还傻笑,父母脸都黑了,网友:真不省心!

农村情感故事
2025-07-04 12:18:26
93阅兵将临,李在明对华回应8字,一锤定音,鲁比奥:不去韩国了

93阅兵将临,李在明对华回应8字,一锤定音,鲁比奥:不去韩国了

影史侃谈
2025-07-06 08:19:43
常州队得分了! “苏超”积分榜再刷新!

常州队得分了! “苏超”积分榜再刷新!

江南晚报
2025-07-06 21:51:04
丁俊晖连续14年进前十六创造亚洲纪录!中国一哥不愧是亚洲第一人

丁俊晖连续14年进前十六创造亚洲纪录!中国一哥不愧是亚洲第一人

世界体坛观察家
2025-07-07 06:07:14
“弯下腰”的雷军,又给车企CEO们,出了一个大难题

“弯下腰”的雷军,又给车企CEO们,出了一个大难题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7-07 12:55:57
小米 SU7 Ultra 欧洲上牌首车亮相,车牌号亮眼

小米 SU7 Ultra 欧洲上牌首车亮相,车牌号亮眼

IT之家
2025-07-07 09:29:16
日本女单名将被淘汰!0:3不敌国乒蒯曼,WTT大满贯赛遭遇一轮游

日本女单名将被淘汰!0:3不敌国乒蒯曼,WTT大满贯赛遭遇一轮游

国乒二三事
2025-07-07 10:05:53
法尔克:迪亚斯表示愿意加盟拜仁,拜仁将其视为边锋头号目标

法尔克:迪亚斯表示愿意加盟拜仁,拜仁将其视为边锋头号目标

懂球帝
2025-07-07 17:21:41
中船系板块直线拉升

中船系板块直线拉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10:06:21
李在明收到中方93阅兵邀请,亲自回了9个字,但特朗普会答应吗?

李在明收到中方93阅兵邀请,亲自回了9个字,但特朗普会答应吗?

史纪文谭
2025-07-06 16:48:46
普京:金砖国家GDP超越G7

普京:金砖国家GDP超越G7

观察者网
2025-07-07 08:08:05
中国最“难打”的一座城,日本40万精锐打了3年,只留下11万遗骸

中国最“难打”的一座城,日本40万精锐打了3年,只留下11万遗骸

文辰国学
2025-07-06 15:08:35
董福祥镇压西宁回乱时,为何纵兵赶尽杀绝,而不愿意“剿抚兼施”

董福祥镇压西宁回乱时,为何纵兵赶尽杀绝,而不愿意“剿抚兼施”

今日养生之道
2025-07-06 13:52:18
张本美和真被打服了!王曼昱6-0横扫,赛前豪言成笑柄

张本美和真被打服了!王曼昱6-0横扫,赛前豪言成笑柄

观察鉴娱
2025-07-07 09:51:33
TikTok将为美国用户开发新APP:9月5日前上线,旧版明年3月停用

TikTok将为美国用户开发新APP:9月5日前上线,旧版明年3月停用

蓝洞新消费
2025-07-07 09:46:41
上海5所宝藏非211大学:低调有实力,就业稳定前景好!

上海5所宝藏非211大学:低调有实力,就业稳定前景好!

是一纯呀
2025-07-07 08:25:21
演员郑爽,判了!

演员郑爽,判了!

毒舌扒姨太
2025-07-05 22:45:36
2025-07-07 18:04:49

头条要闻

中央纪委又打一“虎” 其曾任企业高管多年

头条要闻

中央纪委又打一“虎” 其曾任企业高管多年

财经要闻

外卖大战补贴升级:能持续多久?

体育要闻

不会再有第二个,快乐又伟大的托马斯-穆勒

娱乐要闻

鹿晗状态回升账号恢复 演唱会公开表白

科技要闻

投资大佬一语扎心:中国机器人"可悲"现状

汽车要闻

预售10.58万起/6秒级加速 零跑B01将于7月下旬上市

态度原创

游戏
房产
教育
亲子
公开课

Fami通最新期待榜出炉!《FF战略版》首次上榜

房产要闻

容积率1.0,这可能是海口近三年最猛的一块地!

教育要闻

孩子为什么不心疼你?从你替他做这3件事开始,就种下了恶果

亲子要闻

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发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