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提前还房贷”为啥又掀高潮?

0
分享至

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只要房价还在下跌,且居民预期房价下跌,提前还贷的动机,就一直会存在。

李宇嘉

近段时间,“提前还房贷”又掀起了高潮。有朋友告诉我,最近他发年终奖了,计划提前还房贷,但没想到,手机银行APP直接关闭了申请提前还贷的功能。据悉,有的银行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该功能,但放出的号很少,每天点进去都显示预约已满。到柜台办理,要么窗口很少、要么排好几个小时。即便预约到的,也要等待2-3个月。另外,提前还贷普遍要缴违约金。 事实上,提前还贷潮贯穿2022年。2023年年初,为啥“提前还贷”又掀起高潮?一方面,2022年到现在,尽管房贷利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左右,但对老百姓而言,利率还是很高。已经发放的房贷,利率大部分要在5%左右。特别是,2016-2021年,商品房市场在高位运行,那时的房贷利率普遍在5%以上。问题是,现在存款和保本理财的利率,普遍低于3%。 比如,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在1.5%(零存整取、整存零取)-3%(整存整取)。此前收益比存款高的货币基金,其收益在2022年比存款利率还要低。在老百姓眼里,过去银行理财一直是没有风险的,但现在也大幅度波动,甚至出现负收益。相对收益更高的资管产品,亏损本金的现象也在2022年不断出现。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如此一看,房贷利率就很高了。 记得在2014-2017年,那时创业创新风起云涌、地产一年上一个台阶,社会融资需求很旺盛,金融环境也很宽松,金融机构大量发行各类融资产品,老百姓随随便便就能找到6%-10%的投资品种,而且多是刚性兑付的。所以,即便那时房贷利率在5%以上,也是相对便宜的。因此,那会儿大家买房时,都想多申请房贷、少给首付,结余的存款搬家到了理财和资管。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房贷利率变高了,理财收益走低了,自然就会发生从“尽量多申请房贷”到“争着提前还贷”的逆转。近期,理财收益一度大幅度下滑,甚至出现破净的情形,更是引发了大规模的赎回。回到存款账户上的钱怎么处置?老百姓是聪明的,简单的加减法算得很清晰了,提前还贷是最好的选择,等于变相理财。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触发因素,就是近期房贷利率动态调整。 根据央行政策,70个大中城市中,有38个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在2023年不设下限了。这70个城市均为人口规模、经济基本面靠前的城市。全国还有200多个地级市,这些城市大部分的房价在下跌。由此,未来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取消下限。对存量房贷来说,高利率的弊端更加凸显。这时,要么还贷款,要么还款后卖房,再买房,腾挪为低利率房贷。 对银行来说,近年来对实体贷款利率明显走低,2022年下降了34个基点。国家还要求利率更低的中小微贷款占比不低于30%。由此,房贷就是优质资产了。同时,2022年居民存款同比多增近8万亿,包括理财赎回的资金、预防性储蓄、买房延后的资金,大部分成为定期存款。资金成本在增加,增量房贷申请在下降,存量房贷被提前还贷,银行收益自然受冲击。 2021年上半年,老百姓“排队等待放贷款”,现在却是“排队等待还贷款”。一年多的时间,发生如此大的反差,大背景就是对楼市的预期发生逆转。过去,百姓普遍认为房价会上涨,资产收益远大于房贷利率调高的成本,大家对房贷利率不敏感。现在,对房价的预期逆转了,房子的成本也全面显现,包括房贷、物业、折旧等等,这也是近期楼市低迷的根源之一。 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只要房价还在下跌,且居民预期房价下跌,提前还贷的动机,就一直会存在。房价下跌城市的房贷利率不再设下限,一方面是为了收缩房贷利率和银行理财产品利率之间的倒挂幅度,另一方面是以降低房贷利率缓冲房价下跌。同时,近期楼市政策更多转向需求端纾困,目的也是激励大家购房,缓解房价下跌的预期。短期内要稳楼市,就得这么做。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产机担心的事果然来了:iPhone16 Pro降价2000,国补后5499元

国产机担心的事果然来了:iPhone16 Pro降价2000,国补后5499元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5-11 09:42:54
中美谈判开启,美愿降税至80%,换中国重大让步?华春莹给出2句话

中美谈判开启,美愿降税至80%,换中国重大让步?华春莹给出2句话

猎火照狼山
2025-05-11 17:42:23
董明珠这老太太牛了!偷造出国产精密机床生产线,比华为芯片还狠

董明珠这老太太牛了!偷造出国产精密机床生产线,比华为芯片还狠

蝴蝶花雨话教育
2025-05-11 04:55:03
有钱人没那么多!中国4.9亿户家庭,仅700多万户净资产超过600万

有钱人没那么多!中国4.9亿户家庭,仅700多万户净资产超过600万

玛丽姬丝
2025-05-10 22:47:44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那位告密者张清:众叛亲离,过得好惨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那位告密者张清:众叛亲离,过得好惨

新兴网评
2024-12-11 21:02:46
31岁终获首冠!凯恩高举德甲奖盘+深情亲吻 哽咽受访:我等了太久

31岁终获首冠!凯恩高举德甲奖盘+深情亲吻 哽咽受访:我等了太久

我爱英超
2025-05-11 06:33:01
集体下架!抖音、微信、淘宝、快手接连公告

集体下架!抖音、微信、淘宝、快手接连公告

澎湃新闻
2025-05-11 15:13:04
2-1逆转!世界第一杀疯了:豪取14连胜+闯进16强,郑钦文凌晨出战

2-1逆转!世界第一杀疯了:豪取14连胜+闯进16强,郑钦文凌晨出战

侃球熊弟
2025-05-11 18:07:10
美国第一、第二大港货运量均暴跌!港口负责人:货架可能要空了!关税已引发“涨价潮”,美媒:对华“脱钩”的代价比预计更糟

美国第一、第二大港货运量均暴跌!港口负责人:货架可能要空了!关税已引发“涨价潮”,美媒:对华“脱钩”的代价比预计更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1 16:07:05
李湘现身长沙为女儿王诗龄提新车,售价约70万元,全球限量700台

李湘现身长沙为女儿王诗龄提新车,售价约70万元,全球限量700台

鲁中晨报
2025-05-10 10:20:36
中印边境我1个团对印2个旅,老兵:若开战,唯一任务是死扛30分钟

中印边境我1个团对印2个旅,老兵:若开战,唯一任务是死扛30分钟

每日一段历史
2025-05-11 13:16:21
“不喜欢吃下次别来,没关系”:香港“九记牛腩”为何如此嚣张?

“不喜欢吃下次别来,没关系”:香港“九记牛腩”为何如此嚣张?

马蹄烫嘴说美食
2025-05-11 15:42:36
国内媒体:CBA总决赛G3确定无中国裁判 闫军G2执裁冲上“热搜”

国内媒体:CBA总决赛G3确定无中国裁判 闫军G2执裁冲上“热搜”

狼叔评论
2025-05-11 14:58:15
菲律宾中期选举正式开跑,杜特尔特坐镇海牙,远程当选达沃市长?

菲律宾中期选举正式开跑,杜特尔特坐镇海牙,远程当选达沃市长?

碳基生物关怀组织
2025-05-11 15:26:08
殷秀梅的小楷!毫不客气地说就是娱乐圈里的NO·1!堪称神品!

殷秀梅的小楷!毫不客气地说就是娱乐圈里的NO·1!堪称神品!

云崖听松
2025-05-11 15:10:07
邯郸一酒店办婚宴发生火灾,新郎母亲:饭没吃成酒店还要收费

邯郸一酒店办婚宴发生火灾,新郎母亲:饭没吃成酒店还要收费

齐鲁壹点
2025-05-10 19:40:25
陈羽凡罕见带17岁儿子现身!元宝扎小辫身高超1米8,个性十足

陈羽凡罕见带17岁儿子现身!元宝扎小辫身高超1米8,个性十足

清游说娱
2025-05-11 17:32:09
菲军舰突然沉没,中美两军都远远看着,马科斯10天内恐被彻底清算

菲军舰突然沉没,中美两军都远远看着,马科斯10天内恐被彻底清算

议纪史
2025-05-10 18:45:03
巫山一在建“超级扶梯”刷屏网络:长度超900米提升高度超240米,从山下直通山顶

巫山一在建“超级扶梯”刷屏网络:长度超900米提升高度超240米,从山下直通山顶

上游新闻
2025-05-11 17:42:13
叹息!字节跳动最悲惨的高管今日离职!

叹息!字节跳动最悲惨的高管今日离职!

挖掘机007
2025-05-11 14:55:32
2025-05-11 20:44:49

头条要闻

印巴达成停火协议 但关键的《印度河用水条约》未恢复

头条要闻

印巴达成停火协议 但关键的《印度河用水条约》未恢复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陈晓东吐槽权志龙演唱会 说实话遭围攻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健康
家居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高考报志愿,捡个漏吧!

刘诗诗和旗袍100%的适配度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家居要闻

整洁宽敞 黑白木色拼接

军事要闻

印巴停火后互称击落对方无人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