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外立面铝板变金属漆、公共绿地变私人庭院?

0
分享至

当初排着队请销售人员留住的房子,到快要交房时却大失所望。

这是上海虹桥璀璨公馆业主彭先生和一部分邻居最近苦恼的事。

彭先生称,外立面是最大的问题,表面凹凸不平肉眼可见,做工粗糙。开发商前期宣称的铝板材料,实际变成了金属漆。

近日,上海虹桥璀璨公馆小区多位业主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投诉称,他们购买的新房将于今年6月交付,但开发商迟迟未组织预看房活动,而业主们自行前往小区工地看到,施工完毕的建筑外墙平整度差,已出现鼓包和褶皱现象。

2月20日,每经记者再次回访相关业主,得到的回复是——没有进展,与之前的情况差不多,依然在修补中。

1月底记者走访上海虹桥璀璨公馆小区时,工人正在修补外立面 每经记者 刘颂辉 摄

快交房了,还没看过样板间

据彭先生介绍,房子是在2022年下半年购买的,当时上海热门区域的楼盘一房难求,购房积分足够高的人才买得到,“对比几个楼盘后就决定买了,主要看中是由三家开发商联合操盘的,大品牌信得过。”

虹桥璀璨公馆于2022年8-10月分三次开盘,三次开盘都触发了积分。一期562套房源,67.05分,开盘当天售罄;二期收到超1850组认购,认购率约272%,入围分64.74分,同样开盘即售罄;第三批266套房源,吸引500多组客户认购,开盘到清盘只用了大约1小时。

而且,楼盘多数是手机线上推广和选房,连同彭先生在内的几位业主称,买房至今,销售人员也没带他们看过样板间。

上海市民阮阿姨以400万元左右卖掉了闵行区莘庄板块一套82平方米的老房子,向亲戚家人借款170余万元,在虹桥璀璨公馆购置了一套97平方米的精装房。

1月底的一个工作日,走在即将交房的小区附近,阮阿姨对每经记者哭诉:“没想到新房子还没有拿到手,就要大修大补。”

每经记者站在沪青平公路往北看到,虹桥璀璨公馆的房子已全部建好,外立面以乳白色与香槟色双拼为主。

在几位业主的带领下,记者从小区正在修建的围墙缺口翻进去。在小区内部,人行道、园林绿化基本铺设完毕,工人们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走近些可以看到,个别楼栋的外墙确实存在凹凸不平情况。小区西侧靠近蟠龙路出口的11号楼外墙上,有工人正在修补墙面。

每经记者获取到一份上海隽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技术核定单,核定单显示,青浦区西虹桥沪青平公路北侧48-06A地块项目外墙涂料平整度差、鼓包、褶皱等问题的维修整改施工工艺,其中包括鼓包处打磨、抗裂砂浆整体找平、批刮腻子、喷涂真石漆等步骤。

上海隽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虹桥璀璨公馆的项目公司。

需要政府精细化监管

上海从2021年6月起试行新建住宅工程业主预看房制度,明确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前须组织所有已购房业主提前查看房屋质量、提出问题,并在房屋正式交付前对业主。

这项措施在改善上海新建住宅质量和交付品质起到了作用,但在实际预看房过程中,不少购房者仍遇到糟心事。

在静安区苏州河附近的宁嘉馨苑小区,业主胡女士则反映称,自己满怀希望地参加了开发商组织的预看房活动。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小区面积不大,却有一片公共绿地被划归为某一楼住户所有。合同上明确配备的独立新风系统,换成了只带新风功能的空调。

据胡女士介绍,参加完预看房活动才知道,开发商交付给业主们的房子内多处地砖出现破裂,有些户型的厨房不通热水。原本要求配置独立新风系统,换成了带有新风功能的空调。

“政府应关注近期预看房投诉事件,采取有力措施回应社会关切。”前段时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丽萍向每经记者表示,看新房本应是一件开心事,现在看到新房的质量问题,变成一堆烦心事。

许立萍分析,住房有保障,安居暖人心,是上海全面推进预看房制度的初心,购房者从预看房中发现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更换不符合合同要求的配件,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鉴于购房者不是房屋质量领域的专业工作者,有些不符合规范和合同要求的隐性问题,不一定能全面辨别。

要真正确保房屋建造质量,需要参建各方切实履行合同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技术规范要求,需要政府精细化监管。

住房问题事关人民的福祉,住建部正在推进“好房子”建设,是新时代追求品质生活的新举措。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房屋建造质量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好房子”的建设首先应该解决好购房者关心的痛点问题,不能让外墙空鼓、墙体开裂渗水等质量问题,在新房交付中出现。

许立萍建议,政府应高度重视近期楼盘预看房投诉事件,进一步排摸情况、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首先,对业主预看房提出的合理修补建议,相关部门要督促开发商在规定时间尽快完成修缮工作。

再次,根据现有规定,对投诉多的楼盘开展专项抽样检查,以专业视野评估房屋质量状态,谨防质量隐患超过规定的质保期、让消费者承担全部责任的现象发生。

剖析当前投诉事件较多的原因,制定举一反三的对策措施,加强分户验收的管理,避免后续新房交付出现类似问题。特别要关注群体投诉事件,加强沟通,化解矛盾,回应社会关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91年历史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沙俄不亡,北患不除

391年历史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沙俄不亡,北患不除

葡萄说史
2024-11-30 16:47:41
美媒提前泼了冷水:特朗普通过的法案,只会让美国更快落后中国

美媒提前泼了冷水:特朗普通过的法案,只会让美国更快落后中国

梁讯
2025-07-02 16:32:49
从受害者到幸存者,“英菲尼迪车祸案”当事人王辉的15年

从受害者到幸存者,“英菲尼迪车祸案”当事人王辉的15年

剥洋葱people
2025-07-02 10:23:07
MiniMax进化论:一群「偏执者」的破浪前行

MiniMax进化论:一群「偏执者」的破浪前行

36氪
2025-07-02 14:06:03
全班48人,46人过600分,班主任被教育局约谈,结局令人意外

全班48人,46人过600分,班主任被教育局约谈,结局令人意外

五元讲堂
2025-07-02 10:36:58
洪森录音毁掉佩通坦,中方闪电回应获赞,这句外交辞令不一般

洪森录音毁掉佩通坦,中方闪电回应获赞,这句外交辞令不一般

流年拾光
2025-07-02 16:12:18
朝鲜女博士来上海后整整15年未出门,民警破门后,当场愣住

朝鲜女博士来上海后整整15年未出门,民警破门后,当场愣住

狮拓一叶知秋
2025-05-08 20:43:57
退休教师顺鸡蛋当场身亡,儿子索赔超市38万,法院判决让人佩服

退休教师顺鸡蛋当场身亡,儿子索赔超市38万,法院判决让人佩服

南南史
2025-01-15 10:54:19
“男孩骑行身亡案”司机:从未有过起诉高德地图的想法,只想回归正常生活

“男孩骑行身亡案”司机:从未有过起诉高德地图的想法,只想回归正常生活

扬子晚报
2025-07-01 21:25:50
人社部办公厅公告

人社部办公厅公告

新京报
2025-07-02 16:56:11
曝富士康旗下子公司招聘,河南人只能做小时工,工资最低只有26块钱

曝富士康旗下子公司招聘,河南人只能做小时工,工资最低只有26块钱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7-02 17:39:27
娱乐圈又丢人!韩红公布驰援贵州名单,年入上亿明星,全输给网红

娱乐圈又丢人!韩红公布驰援贵州名单,年入上亿明星,全输给网红

削桐作琴
2025-07-02 00:41:18
“掏粪工5天工资8100元”难查证 从业者:一般月薪7000多包吃住,80后是主力

“掏粪工5天工资8100元”难查证 从业者:一般月薪7000多包吃住,80后是主力

红星新闻
2025-07-02 17:50:16
大老爷们拿着啥呢?姆巴佩看到图拉姆拿拉布布,一脸不可置信

大老爷们拿着啥呢?姆巴佩看到图拉姆拿拉布布,一脸不可置信

直播吧
2025-07-02 17:08:04
总投资额超1100亿元!浙江推出一批融资重点项目

总投资额超1100亿元!浙江推出一批融资重点项目

浙江发布
2025-07-02 17:40:03
炸锅了!北京海淀期末泄题!部分学校重考!

炸锅了!北京海淀期末泄题!部分学校重考!

校长派
2025-07-02 17:03:27
网传南航吉林分公司发生伤人事件!

网传南航吉林分公司发生伤人事件!

西虹市闲话
2025-07-02 18:32:45
为什么中国不和美国一起收割世界?

为什么中国不和美国一起收割世界?

寒叔说国际
2025-07-02 11:16:31
俄罗斯再次延后交付S-400!击中第8集团军指挥部,司令只是上校?

俄罗斯再次延后交付S-400!击中第8集团军指挥部,司令只是上校?

鹰眼Defence
2025-07-02 13:33:27
中美刚签协议,贝森特喊话中国,加快稀土出口,但美有一件事没办

中美刚签协议,贝森特喊话中国,加快稀土出口,但美有一件事没办

掌青说历史
2025-07-02 14:22:05
2025-07-02 19:35:00

头条要闻

"掏粪工5天工资8100元"上热搜 从业者:一般月薪7000多

头条要闻

"掏粪工5天工资8100元"上热搜 从业者:一般月薪7000多

财经要闻

浙江中涌连环案:诈骗集团狡兔三窟

体育要闻

亚洲人的身体素质,怎么打NBA?

娱乐要闻

杨幂别再营销幼态审美了!美是多元的

科技要闻

卷不动大模型,李志飞只好去做硬件

汽车要闻

17.3英寸的巨幕中控 全新零跑C11把"影院"搬上车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健康
教育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10000+房源集体降价!海口二手房东,自刀太狠了!

亲子要闻

长大后我把自己重新养了一遍:自己的遗憾不想让孩子经历!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教育要闻

被父母掌控的孩子,一旦失控,后果有多可怕?

军事要闻

普京、马克龙时隔近3年再通话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