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房产 > 正文

时隔六年又能以公司名义买住宅了,业内预计“短期内成交量会有一波回升”

0
分享至

传闻已久的深圳限购放松政策,终于在“五一”小长假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落地了。

5月6日晚间,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进—步优化房地产政策的通知》,分别从分区优化住房限购政策、调整企事业单位购买商品住房政策、提升二手房交易便利化三方面进行了优化。

多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分区调控相当于小步慢跑、谨慎性调整,不是单纯为了去库存而去库存,而是将存量消化与增量消化结合起来,有利于相关区域释放购房需求,相关区域的成交预计会有提升。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部分中介平台二手房已不再显示早先的政府参考价,而是直接显示业主挂牌价。以华润城润府一期为例,政府参考价为13.2万元/平方米,而某中介平台上显示业主挂牌价在10万-15万元/平方米。

据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深圳2021年参考价政策出台的第一年,仅5%二手房成交价低于参考价;到2023年,低于参考价成交的占比大幅增长至50.3%,约3年时间低于参考价成交的房源占比翻了10倍;目前,低于参考价成交的占比升至83%。

而当前乐有家网挂牌房源中,共有39.2%房源挂牌价低于参考价,27.5%房源挂牌价仅高于参考价10%以内。

“短期内成交量会有一波回升”

分区优化住房限购政策方面,通知指出,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及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限购1套住房,在盐田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西乡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范围内购买住房,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的缴交年限要求由3年调整为1年;在其他范围内购买住房,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的缴交年限要求仍为3年。

两个及以上未成年子女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的基础上,可在盐田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西乡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范围内再购买1套住房。

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表示,本次政策调整对郊区的限购定向大幅宽松,其作用主要是去库存,7区放松限购,不少人具备了购房资格,短期内深圳楼市成交量会有一波回升行情,但不会起到涨价的作用。

张宏伟认为,深圳楼市郊区限购政策的调整,不仅仅影响深圳楼市,对于环深的东莞、惠州、中山需求也会产生一定的虹吸效应,尤其是上述城市的临深板块,影响会比较大,在此背景下,上述城市将面临短期内的销售压力。

乐有家营销总裁贺玲认为,深圳这次新政主要特点是分区调控,有利于相关区域释放购房需求,相关区域的成交预计会有提升,“以旧换新”等会带动更多卖房业主换房到其他区域,形成交易轮动。

据中指研究院,2023年下半年以来,深圳持续优化楼市政策,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市场情绪有所恢复。

根据中指数据,今年4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5%,高基数下同比仍下降;二手住宅成交超4000套,达2021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环比、同比均增长。分区域来看,本次限购政策优化的区域近几年新房成交量占全市整体的比重较高,政策优化预计将进一步提振市场活跃度,带动房地产市场继续好转。

恢复实力企业购房且不限制套数

此次政策最大亮点在于放松了公司名义购房限制,且以公司名义“以旧换新”不限制套数。

通知明确,同时满足设立年限满1年、在本市累计缴纳税款金额达100万元人民币、员工人数10名及以上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在盐田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西乡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购买商品住房,用于解决员工住房等需求。

支持在本市有开发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相关房地产中介机构开展商品住房“收旧换新”和“以旧换新”工作。对于实施“收旧换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收购换房人旧房时不受本市关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购房政策的限制。

这是自2018年7月31日起,深圳暂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公司)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住宅)六年后,首次对以公司名义购房限制有所放松。

在2018年以前,深圳对以个人名义购买住宅有所限制,而公司购房不在此列,彼时有些有购房意愿但又没有购房资格的买房人开始“以公司名义”进行个人买房,市场炒作氛围浓厚。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认为,此次恢复企业购房,且没有套数限制,并与解决职工住房需求结合,是一条很好的政策。但一方面,企业购房的税费、持有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有实力为员工购买住房的企业,除了少数实力派如华为、格力等,寥寥无几。

不过,在企业购房区域的放开选择上,彰显了深圳希望通过住房政策调整,引导企业在外围投资、设厂,员工在外围买房,实现职住平衡、产城融合。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瓜!李天一豪赌输千万,梦鸽被限制出境,84岁李双江被坑惨了?

大瓜!李天一豪赌输千万,梦鸽被限制出境,84岁李双江被坑惨了?

壹月情感
2025-07-01 21:52:02
2025年高考:张雪峰预判今年考生将扎堆报考这5大专业

2025年高考:张雪峰预判今年考生将扎堆报考这5大专业

妮子说美食
2025-07-06 08:09:28
油价大降1.11元/升,创25年最大降幅后火箭上涨,下次7月15日调价

油价大降1.11元/升,创25年最大降幅后火箭上涨,下次7月15日调价

猪友巴巴
2025-07-07 14:05:21
王秋明能二进宫回津门虎,为何胡人天却不能,引发球迷热议

王秋明能二进宫回津门虎,为何胡人天却不能,引发球迷热议

天光破云来
2025-07-09 01:38:08
川西坠河母亲生前与丈夫聊天记录曝光!表达丈夫未陪在身边的遗憾

川西坠河母亲生前与丈夫聊天记录曝光!表达丈夫未陪在身边的遗憾

美美谈情感
2025-07-08 01:23:17
存500万就退休!斗鱼一姐自曝不会结婚:男人都只是馋我身子

存500万就退休!斗鱼一姐自曝不会结婚:男人都只是馋我身子

电竞瓜皮
2025-06-26 01:39:46
baby现身巴黎高定时装周!故地重游穿过季礼服,腰臀比是自信筹码

baby现身巴黎高定时装周!故地重游穿过季礼服,腰臀比是自信筹码

史行途
2025-07-08 14:55:33
川西旅游车坠河后续,家属态度强硬要继续救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川西旅游车坠河后续,家属态度强硬要继续救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振华观史
2025-07-08 08:34:36
上海市民直呼闪瞎了!50米开外都躲不开,反应不及可能受伤,很多人加装,律师警告:或担刑责

上海市民直呼闪瞎了!50米开外都躲不开,反应不及可能受伤,很多人加装,律师警告:或担刑责

上观新闻
2025-07-08 09:54:07
北京“四合院商场”爆火,胡同成年轻人“溜达圣地”,老居民与新业态如何共生

北京“四合院商场”爆火,胡同成年轻人“溜达圣地”,老居民与新业态如何共生

华夏时报
2025-07-08 18:14:06
出门旅游,尽量不要带的六样东西,根本没必要,特别最后1种,徒增烦恼

出门旅游,尽量不要带的六样东西,根本没必要,特别最后1种,徒增烦恼

冬天来旅游
2025-07-07 05:04:36
空调24小时连轴转会坏?维修师傅揭秘:90%的人都在做无效保养

空调24小时连轴转会坏?维修师傅揭秘:90%的人都在做无效保养

阿伧说事
2025-07-06 09:56:16
3大坏消息袭来,特朗普有求于中国,日媒:中国打算邀他参加阅兵

3大坏消息袭来,特朗普有求于中国,日媒:中国打算邀他参加阅兵

boss外传
2025-07-08 00:00:03
号称巴蒂斯图塔的接班人,却竞争不过克雷斯波,天才被转会耽误了

号称巴蒂斯图塔的接班人,却竞争不过克雷斯波,天才被转会耽误了

足篮大世界
2025-07-08 16:36:28
三伏天一定要吃的3种水果,解暑降燥,利脾健胃,平安度夏少生病

三伏天一定要吃的3种水果,解暑降燥,利脾健胃,平安度夏少生病

江江食研社
2025-07-07 10:30:08
承德避暑山庄对北京天津老人免票惹不满,景区:大家都误会了

承德避暑山庄对北京天津老人免票惹不满,景区:大家都误会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07-08 16:20:19
青岛大学宿管大爷热死:住小屋没空调,8个月没发工资,校方通报

青岛大学宿管大爷热死:住小屋没空调,8个月没发工资,校方通报

娜乌和西卡
2025-07-07 08:55:02
俄军袭击瓜农惹争议,乌军赫尔松再败俄军

俄军袭击瓜农惹争议,乌军赫尔松再败俄军

史政先锋
2025-07-08 16:13:16
公务员乱发朋友圈、吃饭聚会乱说话也会被处分,责任将追到底!

公务员乱发朋友圈、吃饭聚会乱说话也会被处分,责任将追到底!

细说职场
2025-07-08 06:45:10
比稀土技术门槛更高,中方亮出“新王牌”,反制美芯片禁令!

比稀土技术门槛更高,中方亮出“新王牌”,反制美芯片禁令!

林子说事
2025-07-08 09:30:16
2025-07-09 05:23:00

头条要闻

美媒问王毅外长会否在东亚外长会会见鲁比奥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美媒问王毅外长会否在东亚外长会会见鲁比奥 中方回应

财经要闻

新消费浪潮下的资本叙事能持续吗?

体育要闻

17岁的朱正很好,但他救不了中国男篮

娱乐要闻

麻烦大了,凤凰传奇再次遭受“重创”

科技要闻

余承东回应开车"睡觉":平生第一次去自首

汽车要闻

遵循“极简主义” 北京现代ELEXIO发布内饰官图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家居
旅游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突然爆发!巨头疯入海口西海岸!

家居要闻

简约时尚 返璞归真之境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